1887年,蔣介石出生于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祖籍寧波。他六歲入私塾學習四書五經,14歲依母命娶了毛福梅為妻,開始了他的第一段婚姻。
毛福梅比蔣介石大四歲,他們的婚姻是舊式的包辦婚禮,婚前二人素未謀面,婚后感情也未能泛起波瀾。
1910年4月10日,毛福梅為蔣介石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蔣經國”,也是世人熟知的“小蔣”。
次年,蔣介石來到上海,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遇到了在歌舞廳做交際花的姚冶誠。姚氏面目娟美,修長可人,是江蘇吳縣人。
她父母早故,由膝下無所出的叔叔撫養長大,叔叔把侄女認作了女兒,并期待尋一門贅婿的親事。姚冶誠及笄后,叔叔如愿為她謀得一樁婚事,沈家次子沈天生入贅姚家,改名姚天生,與姚氏成婚。
夫妻二人關系和睦,一同來滬謀生。不久后,丈夫染上煙癮,敗光家業,姚冶誠被迫進入歌舞廳工作……
由于姚氏身份特殊,蔣母不同意她進門,她只做了蔣介石在外的側室。她與蔣介石沒有子女,但她收養了蔣介石由日本帶回來的次子——蔣緯國。
蔣介石始終對女色有著獨特的認識,他認為男女之間相悅,陰陽調和,才會更有助于自己的事業發展。
此時的蔣介石在政壇初露頭角,多有不順之處。他審視自己的婚姻,與妻子毛福梅若即若離,與小妾姚冶誠矛盾頻發。他覺得是時候擺脫“一妻一妾”的舊式婚姻了。
1918年,蔣介石在盟友張靜江家中,認識了年僅十三歲的陳鳳。陳鳳年紀小,卻出落得亭亭玉立。她家境不錯,受過中等教育,還通曉俄文。蔣介石一見青澀嬌羞的陳鳳,便為之傾倒。
蔣介石開始千方百計地追求陳鳳。由于二人年齡懸殊,加之蔣介石家中已有一妻一妾,陳鳳的父母堅決反對蔣介石成為陳家的女婿。
1921年秋,陳鳳的父親意外身亡,蔣介石出面為陳家料理了后事。陳鳳的母親對蔣介石的態度也開始有了轉變……
最后,由好友張靜江出面,陳母從中斡旋,蔣介石終于抱得美人歸。訂婚之時,蔣介石給陳鳳改名為陳潔如,取潔白如玉之意。
蔣介石不承認家中原有的妻妾,陳潔如做了名副其實的蔣太太。
二人結婚六年,蔣介石的政治權力也在這六年中迅速提升和擴大,他獲取了各方勢力對他的支持,漸漸地在政壇站穩了腳跟。
但飛速膨脹的權力,需要更加匹配的婚姻。陳潔如雖然讀書明禮,但她并不能給蔣介石的軍事財政帶來更多的助力……
1927年9月28、29、30日,上海《申報》連續三天刊登了“蔣中正啟事”,這是一則單身聲明。內容是“毛氏發妻,早經仳離;姚陳二妾,本無契約”。
這是蔣介石給宋家的一份沉甸甸的交代。
早在五年前,宋子文在上海莫里哀路孫中山寓所舉辦的基督教晚會上,蔣介石就對宋美齡一見鐘情。從此,開始了長達五年的求婚歷程。
起初,宋家人并不看好蔣介石,但蔣介石卻是下定心思要追求宋美齡。情書如紛飛的羽毛一封接一封送達,蔣介石對宋美齡的愛慕顯露無遺。宋家對蔣介石的態度也逐漸有了轉變。
在宋美齡長姐宋藹齡的安排下,蔣介石與宋美齡來了一次“焦山之游”。憑借這次出游,宋美齡進一步感受到蔣介石的心意,二人感情得到升華。
為了能夠娶到宋美齡,蔣介石答應了宋家兩個條件,一,將三房妻妾全部打發出門,登報聲明自己已經恢復單身。二,入基督教受洗。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與宋美齡大婚,這是一場舉世矚目的婚禮,新郎40歲,新娘30歲。婚禮地點是上海大華飯店,證婚人是國民政府大學院院長蔡元培。
那一日的宋美齡,斜披白色的喬其紗,從肩垂下的白色軟緞拖裙,身姿婀娜,儀態萬千,格外迷人。蔣介石看著挑花透孔面紗下的麗人,感慨萬千。
事后,他在日記中寫道“平生未有之愛情于此一時間并現,不知余身置何處矣。”
蔣宋聯姻,是轟動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一樁大事,因此也飽受各界的非議。大多數的論斷指出——這是一樁政治聯姻。
原因有二:
一,宋家三女,長女宋藹齡、次女宋慶齡、幺女宋美齡。宋慶齡的丈夫是孫中山,蔣介石娶了宋美齡,與孫中山有了姻親關系,這必然會提高蔣介石在國民黨內的地位。
二,宋美齡自幼長于美國,品貌端方,談吐出眾,外文也十分流利,這對蔣介石與外國的交涉會談有很大的幫助。
不管蔣宋聯姻最初是否真如外界所言,只是一樁政治交易。他們最終,還是有了綿綿的情意。
在蔣介石的日記中,常常提及婚后的幸福生活。嬌妻甜蜜,溫柔婉轉,又冷靜克制,有謀斷。她將丈夫照顧得無微不至,鼓勵丈夫對前途要有信心抱負,并適時給予丈夫中肯的建議。
蔣介石不禁含情脈脈地寫下:“依戀之情出于天性,吾惟于愛妻,人皆見之。”
如此情深意切的婚姻,仍免不了矛盾與爭吵。爭吵過后,一般都是以宋美齡不辭而別,蔣介石賠禮道歉,親自接妻回家告終。
宋美齡多年未育,蔣介石早早立下遺囑:自己死后,不愿國葬,要與妻同葬。所有財產全部歸宋美齡。蔣經國、緯國二子只可認宋美齡一人為母。
但在1944年,他們成婚的第十七個年頭,一場巨大的婚姻危機到來……
1944年春,重慶黨政高層盛傳蔣介石有了“外遇”,真真假假的傳言鋪天蓋地地襲來,一個名字也走到了公眾面前,她叫陳穎。
有人說,陳穎是蔣介石新歡,是陳立夫的侄女,也有說是陳布雷的女兒。說她是護士,也有說她是秘書。更有甚者,說陳穎與蔣介石已經有了孩子,宋美齡為此與蔣介石大打出手……
謠言越傳越離譜,真實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這些往事本不為人知,直到陳穎風燭殘年之際,其他當事人都已不在人世的時候,她才向世人揭露了這樁緋聞軼事的真實面目,我們尋常人才得以知曉。
陳穎,確實是陳立夫的侄女。蔣介石去陳立夫家,恰好見到了陳立夫這從美國回來的侄女。
當時陳穎剛滿二十,皮膚白皙,身姿綽約,蔣介石看呆了。他放下手中的茶杯,用茶水在桌子上寫了一個“穎”字。
陳立夫敏銳地察覺到上司的意圖,索性順水推舟,他說“陳穎是英語翻譯專業畢業的,委員長經常接待外賓,需要一個外語熟練的人從旁協助。”
從那天起,蔣介石身邊多了一個貼身秘書,那就是陳穎。
陳穎年輕,閱歷雖淺,但絕不是繡花枕頭,她聰明能干,能夠很好領會蔣委員長的意思。蔣介石對她的好感也在不斷加深……
蔣介石總是以“學習英文”的名義去找陳穎秘書,時間久了,宋美齡也逐漸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對于丈夫的不軌行為,宋美齡恨得咬牙切齒的,一時間也失去了理智,她跑到大姐宋靄齡家中又哭又鬧,訴說著自己的委屈。
冷靜之后,宋美齡知道即使不為丈夫的名譽考慮,也要為自己未來的前途著想,于是在面對這個比自己小二十多歲的女人時,她的做法著實令人佩服。
趁蔣介石不在時,宋美齡私下找到陳穎,不吵不鬧,而是非常平靜地對陳穎言明其中利害關系,讓她清楚地知道:她與蔣介石是不會有未來的,并承諾給拿出50萬送她去美國進修學習。
陳穎見到蔣夫人,羞愧難當,她本就是迫于叔叔的壓力才和蔣介石在一次的,后來深陷泥沼無法脫身,加上她并不想激怒宋美齡,于是便欣然答應。
次日,蔣介石找不到秘書陳小姐,才知道陳穎已經動身去往華盛頓。蔣介石見宋美齡早已安排妥帖,又考慮到自己有愧于妻子,未來還需要愛妻與宋家的支持,也不好多說什么,只能暗嘆夫人聰穎過人,手段高超。
1948年,蔣介石雖然在國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總統,但蔣介石的實際政權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宋美齡為了丈夫,再次奔赴美國游說,力求獲取美國的援助。
1949年,蔣介石集團在大陸土崩瓦解,敗退臺灣。宋美齡在美國求助無援后只得返回臺灣,再次見到闊別一年的丈夫時,只見他神情陰郁,老態畢露。
此后,宋美齡牢牢地抓住了蔣介石的心,他們在偏安的小島上共度晚年。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心力衰竭離世,享年88歲。2003年10月24日,宋美齡在美國紐約曼哈頓離世,享年106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