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批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深入挖掘五岳文化、火文化、福壽文化、廟會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優勢,打造文旅體驗新場景、研發文創新產品,旅游吸引力持續提升。2024年,南岳區接待游客195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58億元,以文旅產業為主導的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92%以上。
南岳是中國火文化發源地,以火神命名的祝融峰是南岳衡山的主峰,我國首輛火星車即命名為“祝融號”。2024年9月,集航天科普教育、沉浸式科普互動、太空娛樂體驗于一體的全國首家火星文化IP主題場館——南岳祝融探火太空體驗館正式開館,該館由國際航天概述、長征火箭家族、載人航天發展史、中國空間站、祝融探火、太空農場等板塊組成,目前累計接待觀眾12.05萬人次。
南岳的福壽文化、祭祀文化源遠流長,儒釋道共存一山南岳衡山、共融一廟南岳大廟。延續千年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南岳廟會更是中外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喜樂嘉年華。
2024年9月,第三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在衡陽舉辦,南岳里廟會民俗美食文化街區(簡稱“南岳里”)作為大會觀摩項目驚艷亮相。街區以南岳廟會為文化內核,打造“一湖一街一島一民宿,一茶一野一戲一碼頭”八大沉浸式體驗場景。項目將南岳廟會常態化,引入衡山皮影戲、打鐵花、岳北山歌、火壺、祁劇等民俗表演,并將竹編、木雕、手工制香等傳統工藝制作搬進街區,供游客沉浸式體驗。如今的南岳里可謂“時時有節目、天天有廟會、周周有焰火”,再現千年廟會的盛景。
南岳里的火爆帶動周邊新開酒店飯店、旅游民宿40余家,新增旅拍店100余家。數據顯示,南岳里開業后,南岳區過夜游客增加30%,40歲以下游客占比達63%,團隊游客增長300%,南岳旅游由過去的“一山一廟”“白天進山看廟、晚上賓館睡覺”向全域可游、全時可游轉變,游客結構也更加多元。
今年4月16日,南岳區又一大型沉浸式文旅項目——“時光之城·1944”將正式開城。項目復刻了1944年衡陽老城的中央銀行、布莊、江西會館、古戲臺等特色建筑,展現了老衡陽的城市面貌及生活方式。
南岳里廟會民俗美食文化街區,衡陽市南岳區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供
為打破旅游商品千篇一律的困局,南岳區圍繞自身獨特的文化元素做文章,研發推出福文化、火文化等主題特色文創產品600余款,孵化“大廟文創”“壽岳有禮”“圣土緣”“南岳八大怪”等多個文創品牌,推動雕刻、竹傘等傳統工藝向市場化、產業化轉型,累計培育文創企業20余家,年銷售額超1000萬元,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南岳區還十分注重游客的體驗感,實施智慧停車系統與智慧停車場項目、中心景區游步道建設,提供觀光環保車、交通接駁車等多種運力方式,形成了景區與游客雙向奔赴的良性互動。
2023年4月投入運營的“南岳一碼游”智慧文旅平臺集合了信息發布、智慧停車、智能客服、景區導覽等服務功能,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務。平臺整合衡陽1000余家景區和商家資源,創新推出景景聯票和“門票+”組合產品100余款,定制個性化旅游產品,實現運營降本、服務增效、消費升級。截至目前,“南岳一碼游”平臺累計用戶數超625萬人,月活用戶超50萬人次,累計交易金額達7.1億元。
在推進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過程中,南岳區大力實施“文旅+”戰略,形成了以文旅產業為主導,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多元產業發展體系,全區文旅及相關行業規上企業151家、營業收入63億元。
目前,南岳區建立了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和產業發展體系,促進政策、資源、項目、資金、人才等關鍵要素向文旅產業聚集,制定了多項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并出臺系列獎扶政策,以政策為引領,為文旅融合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來源:中國文化報 記者:張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