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立成
相信各位投資者都看到新聞了,這次“東大”不再忍氣吞聲了,對于老美連續多次發來的關稅升級戰,直接選擇強硬怒懟了回去。這才是純粹“道家”的做法,筆者也是一名道門修行者,為之點贊!對于外界的壓迫,要敢于適時正面回應,勇于斗爭,而不是一直甘愿做一只“縮頭烏龜”,言語上表示反對和抗議,任人蹂躪。
一切美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從戰略上藐視敵人,這永遠都是對的,不要被敵人來勢洶洶的氣勢所嚇到。從過去幾百年的歷史來看,西方帝國主義只服吃“硬”這一套,頻頻向對手示弱或示好,別人往往會誤以為你是真的軟弱無能,會頻繁被拿捏,這永遠不是解決問題之道。
偉大的教員曾說:“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筆者認為,這句話放到今天乃至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都是真理,完全可以穿越時空。在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也休想在談判桌上拿到。回頭看看當前俄烏戰爭發展的態勢就明白,一直處于弱勢的烏克蘭人民,其結局定然是異常慘烈的。
當前的關稅戰已經不是普通的貿易戰或貿易摩擦了,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因為在54%的關稅極限施壓之下,還有什么貿易的空間呢?這分明就是在攤牌,二者要正式開始脫鉤了。對于戰爭而言,當年教員在抗美援朝的歷史背景下,就“關于打敗美帝國主義的問題”發表了重要講話:
“這個仗要打多久時間,我看我們不要作決定。它過去是由杜魯門,以后是由艾森豪威爾或者美國將來的什么總統來決定的。這就是說,他們要打多久,我們就打多久,一直打到我們完全勝利!”
教員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他老人家早已深刻洞察出了帝國主義的核心本質:“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昨晚“東大”11箭齊發,表示自4月10日12時起對美加征34%關稅、并重申“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實際上,筆者看到這則新聞公告時,還是非常提氣的,咱們終于“硬”了一回。
對于“東大”來說,如果此時仍然不敢站出來迎接挑戰,那么全球其他國家就更不敢面對了,只能認慫,交出手里的利益籌碼,身邊的一群“小弟”看了也會認為自己選錯了“大哥”,持續退縮不敢向前的做法,是很難聚集人氣的,更有損大國的顏面。
那么問題來了,“東大”敢于直接硬懟這場咄咄逼人的關稅大戰,其背后的底氣在哪里呢?咱們從來不打沒有準備之戰,在川普上臺之前,就叫囂著要給咱們上高額關稅,而且2018年貿易戰時,咱們已經吃過了苦頭,而7年之后的“東大”早已有了應對策略。
根據海關數據,2024年“東大”對美國出口額為?5246.56億美元?,同比增長4.9%,占出口總額約12.7%?。這一體量占總體貿易總額比重并不大,并不會對宏觀大局的穩定性產生較大的影響。而在2018年,“東大”對美出口占出口總額占比為19.3%,7年的時間過去了,對美貿易份額的比重有明顯下降。
從經濟體的角度來分析,目前“東大”主要貿易伙伴有三個:分別是東盟、歐盟和美國,東盟排名第一,歐盟第二,美國僅排名第三。以東盟為例,2024年“東大”對東盟出口5865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12%,出口增速遠超美帝,絕對貿易額也超過了美帝。
關稅戰后,對外而言,“東大”只要能穩住東盟和歐盟的雙邊貿易,并進一步打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出口;對內而言,進一步放水刺激內需,發放消費券,擴大消費力度。即使與老美全面脫鉤了,也能穩住基本盤。
美帝對咱們出口的產品主要是農產品和少數高端科技產品,而且這些高端科技產品還頻頻被禁,這些年“東大”忍氣吞聲,苦練內功,對過去不少對外依存度高的高科技產品早已突破了層層技術封鎖,并實現了國產替代。
無論是在硬件的高端芯片領域,還是在AI大模型的軟件領域,目前“東大”與美帝的差距也越來越小。在后續的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浪潮里,只要“東大”再接再厲,完全有望實現彎道超車,并后來居上,對于這一點,2025年突然爆火的“DEEPSEEK”大模型與宇樹機器人就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企業代表。
回看歷史,在1929年美國發生了經濟大蕭條,遍地都是倒閉的工廠與失業的人群。當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斯穆特-霍利關稅法》,也大幅提高了進口商品的關稅,平均關稅水平達到了53.2%,這與當前川普的做法非常類似。
但這一政策引發了其他國家的報復性關稅措施,導致全球貿易萎縮,進一步加劇了經濟危機和經濟大蕭條的惡化。很顯然,簡單通過大幅度提升關稅,并不能輕松解決本國財政吃緊的問題,歷史仍然是值得尊重的老師。
筆者認為,當前關稅戰持續升級,已經嚴重反映了美國經濟繁榮背后的美債信用問題。36萬億元的美債,一年的利息成本就高達萬億美元以上,而且美債規模還在持續擴大,若不能繼續玩“借新還舊”的把戲,美元信用就會直接崩盤。
截至2024年末,“東大”持有美債的規模高達7590億美元,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新低。之前美財長耶倫頻繁訪問“東大”,其目的就是為了說服“東大”繼續增持美債,為美債提供流動性和信用支撐。
在筆者看來,既然美帝妄圖與“東大”脫鉤,咱們手里就沒有必須繼續大量持有“美債”了,直接在二級市場大幅度拋售“美債”,進一步打擊“美債”的流動性,在金融上給予美帝狠狠地一擊。
昨晚“東大”正面回擊后,美股延續了周四暴跌的走勢,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2231.07點,跌幅達5.5%,創下2020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指數暴跌5.97%,收于5074.08點,創下2020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本周累計下跌9%,為2020年初以來最差周表現。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5.82%,報收15587.79點,較去年12月的歷史高點累計跌幅達22%,正式進入技術性“熊市”區間。
美股持續暴跌,已經說明了當前資金的態度,不過必須要說的是,當前美股是存在較大泡沫的,只不過是從歷史高位走出了階段性回調走勢而已。美股通過暴跌的方式一樣是可以收割全球財富的,這或許是川普關稅戰之中的一部分,趁機發巨大利空消息,在短期內完成資本收割,投資者務必要保持謹慎。
這些年全球不少財富趁美元瘋狂加息之際瘋狂流向節節攀升的美股,過度聰明的總以為自己順勢追高投機一把,可以順利吃肉,可當前估計正要成為了華爾街的“盤中餐”了,這一切估計都在他們提前布好的棋局里。
回頭來看看當前的港股與A股,仍然處在價值洼地里,其整體估值水平遠遠低于美股,“水往低處流”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均值回歸”的價值規律更是能穿越市場周期的投資法則。在關稅戰的壓迫下,“東大”后續大概率勢必會出更強有力的經濟刺激政策與更寬松的貨幣政策來迎接市場的挑戰,主要體現在投資端和消費端兩大板塊,投資者可以拭目以待。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德國哲學家尼采曾也說:“那些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更強大。”作為一名投資者,不要害怕市場的挑戰,更不要懼怕短期市場突發的劇烈波動與調整,只要始終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擁抱“天道”規律與“價值”規律,就一定能穿越市場周期,行穩致遠!
(以上分析僅代表“立成說投資”的獨家觀點,不作為專業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