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曉波
祖宗顯靈,兒孫有名。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日,目的是緬懷和思念,寄托哀思,傳承親情,所以這一天,就是將祖宗生前最喜歡的東西拿出來祭拜。沒想到如今的祭祀品也開始與時俱進,緊跟潮流了!
今年最炫酷的祭祀單品是什么?
竟然是清明節前剛剛出事的某米品牌電動汽車!
真實硬通貨啊!在陽間是年輕人的第一輛車,要面兒有面兒,要范兒也有范兒,關鍵是科技感滿滿。雖然保時捷買不起,但是米時捷跳一跳好歹能夠得上啊!實在是不行,咱子孫后代開不起,那就應該祖宗反思了!是不是保佑的誠意不足,以至于沒錢開?所以,今年清明竟然出現某米在全國各地的祭祀品種成為最熱門的東西!不僅僅外觀線條一致,顏色花樣完美復刻,甚至兒孫們想得周到,怕紙車燒下去祖宗沒法子開,連充電樁都搭配銷售了!
不僅有電動車,其實還有摩托車、自行車等等。據說有商家營銷更是一絕:考慮到祖宗日常出行的多元需求,干脆來個套餐,電車、摩托、三輪、汽車全配齊。不僅僅是某米,甚至特斯拉什么的,全都安排齊全了,國產的,進口的,任你挑選!在電商平臺,這些玩意兒琳瑯滿目,深受年輕人的喜歡。早些年口罩期間,聽人說,有一些兒孫考慮的周到,擔心祖宗泉下感染,甚至安排上地府疫苗!
除了疫苗以外,甚至還有醫生,護士和保潔等等。凡是市面上有的配套,基本上也要給老祖宗備齊。前些年清明節回家祭祖的時候,去商店買祭祀用品的時候,我就感到很驚訝!很多剛出來的一些產品,比如新出來的蘋果手機,無線充電手機,竟然也出現在祭祀品里面。除了科技用品外,豪宅和高樓大廈,停車場,泳池什么的,應有盡有。但凡人間夢寐以求的東西,地府也該配備齊全。人間有人民銀行,祭祀品有地府銀行;人間有飛機火車地鐵,祭祀品也有對應的,甚至戰斗機私人飛機,一樣不缺。
有一些大房子和豪宅,乍一看還以為是沙盤模型,活靈活現!不得不感慨,這哪里是祭祀啊,簡直就是許愿池嘛!所謂,缺什么,就燒什么。自己雖然沒享受到,但是希望逝去的親人能夠享受到。不知道這份能夠感動天感動地的小心,能不能感動到老祖宗,保佑自己身體健康,財源滾滾、兒孫滿堂呢?清明祭祀,原本是寄托哀思、表達情感的時節,可是在這些商家琳瑯滿目、科技感十足的祭品面前,儼然成了一門生意!不僅這些東西在國內有市場,甚至如今已經擴散到了國外!
據說,中國的很多祭祀用品,已經遠銷海外,很多洋人也開始有樣學樣的搞這些東西燒給他們的已逝親人!
不得不感慨,人類的情感寄托原來是相同的!當然,也有鬧出烏龍的。據說國外社交平臺,有博主拿著這些祭祀品,說是要在新年燒給自己的粉絲們!
中國網友聽到兒,不淡定了!雖然中國網友覺得晦氣,但是外國網友直呼不可思議啊!不過,雖然是荒唐了點,但是想一想,其實也能理解啊,畢竟這玩意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表達。可以思念逝去的親人,是不是也可以用來寄托對不在身邊親人的懷念呢?只不過,文化差異,讓彼此有些難以理解罷了!如今有一些年輕人或許比較排斥清明這種祭祀活動,更有甚者說這是事迷信。可是,換個角度來看,這難道不是中華歷史、中國文化的一種延續嘛?人類靠什么延續情感?靠什么寄托哀思?人死不能復生,但是對于每個親人來說,那都是曾經陪伴在自己身邊的人,是一個在身邊共同生活的、愛著的人。要記得,那曾經是一個鮮活的、有獨特性格和獨一無二特征的人,在這個世間生活過得人!千年來的祭祀文化,并非只是簡單的“燒給亡者”,而是生者與逝者之間的情感紐帶。所以,祭祀,并不是迷信,反倒是文化的傳承。年輕人用某米寄托哀思,既是一種文化的延續,也是一種傳承的創新。與時俱進的情感表達,用自己的方式寄托哀思,思念親人,難道不值得鼓勵嘛?況且,從商業角度來看,它并非壞事。既傳承了傳統文化,又促進了市場經濟,拉動了消費。只要在祭祀中文明守法、注意火種,都是無傷大雅的,甚至是值得鼓勵的。當然,我們更應當提倡活在當下,生前多盡孝,珍惜眼前人。就像3月29日發生的車禍,年紀輕輕,陰陽兩隔,意外和明天,沒人知道哪個先來。倒不如好好地愛,好好地珍惜。
End -
睜眼看世界的曉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