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實景演藝體驗、紅色劇本殺、沉浸式紅色研學……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到紅色旅游景區緬懷先烈、接受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成為本次假期出游的亮點。今年清明假期,我省紅色旅游以“紅色+”多元融合新業態破圈,用年輕化、場景化、故事化表達讓紅色文化“活”起來。
沉浸體驗+新業態,紅色旅游花樣多
4月4日,在蒙陰縣孟良崮景區,上演了一場“重走孟良崮勝利路”的紅色體驗活動。由游客組成的戰斗組手持武器道具向山門方向沖鋒,支前組推小車緊隨其后,為戰斗組提供物資支持。“這次清明節帶著孩子來感受紅色文化,聽完了講解員對孟良崮戰役的介紹,再參與這種模擬戰斗的場景,更能體會革命的艱辛偉大?!眮碜詽系挠慰袜嵪壬f。
“孟良崮戰役作為解放戰爭中的關鍵戰役,承載著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F在對于紅色文化的傳承,也越來越注重讓游客在沉浸式參與中加深感悟和體會,所以我們就策劃了這種體驗活動。” 孟良崮景區總經理劉玉順告訴記者,“另外我們還組織了涵蓋紅色歷史、孟良崮戰役知識、黨史、傳統文化等內容的猜謎會,豐富游客游覽體驗。清明期間景區的日客流量超萬人次?!?/p>
臨沭縣朱村旅游區,《第一碗餃子》紅色旅游演藝正在上演
在山東,不少景區在紅色文化的多元化體驗上下功夫,創新了一系列紅色旅游產品供給。“今天這碗餃子,不敬天不敬地,就敬為救咱朱村犧牲的戰士們……”4月5日,在臨沭縣朱村旅游區,《第一碗餃子》紅色旅游演藝正在上演。舞臺上,“老支書”鄭重地端著一碗水餃帶領眾人祭英烈,深厚的軍民魚水情讓臺下觀演的游客們為之動容。
這個清明假期,朱村旅游區人潮涌動,日均客流量達到2000人次。游客們觀看紅色演藝劇目,參觀朱村抗日戰斗紀念館,感悟家國情懷。
臨沭縣朱村旅游區好運角,游客露營踏青
在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基礎上,景區不斷強化紅色資源與自然風光、風土鄉情、民俗文化、休閑康養等深度融合,積極探索“微度假”創新模式,延長紅色旅游發展產業鏈條。“除了紅色文化,游客還能在非遺文化館體驗柳編制作;在‘好運角’露營燒烤,和孩子一起參與兒童樂園的項目,享受親子休閑時光?!敝齑迓糜螀^開發運營方、臨沭城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崧滔介紹。
“紅色劇本殺”沉浸式體驗崢嶸歲月
“1937年9月,日軍吞并中華的狼子野心已經顯露無遺,繼侵占東北之后,又悍然入侵華北。北平、天津等城市相繼落入日軍之手……”在位于東營市東營區商貿園一家劇本殺店里,主持人正引導玩家共同演繹《兵臨城下》劇本。
“雖然只是一次游戲,但劇本太真實了。”玩家姜士奇的角色是一名紅色情報員,在角色扮演和爭分奪秒的推理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投入到革命年代的社會風貌、人物關系和思想斗爭中,汲取先輩力量,體會家國情懷。
從一開始的陌生與拘謹,到徹底沉浸式地與角色“融為一體”,青年玩家在扮演中不僅體驗了一把“演員”的樂趣,還了解了一段抗戰歷史,增強了愛國情懷。
東營市東營區商貿園劇本殺店,青年玩家體驗“紅色劇本殺”
“附近居住青年人多,我們希望借助當下年輕人熱衷的‘劇本殺’形式,完成一場當代青年與革命先輩的‘隔空對話’?!钡曛魍鯒n說,這幾天,來店里的玩家更多地選擇“紅色劇本殺”。通過親身演繹感動人心、激人奮進的沉浸式劇本,可以更好地引導青年了解中國紅色文化。記者了解到,該店目前已有8本紅色劇本,在年輕玩家中很受歡迎。
“我們將充分利用本地紅色文化底蘊,探索紅色元素與現代商業理念融合發展新模式,開發更多獨具特色的產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東營商貿園管理委員會黨建辦負責人盧偉玲說,紅色劇本殺作為沉浸式學習黨史的新模式之一,拉近了紅色文化與青年群眾之間的距離,激發了大家學習紅色歷史的興趣和熱情。
據了解,東營區整合紅色文化資源與社會資源,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活動,通過創意營銷、故事化傳播、情感化傳播等手段,豐富紅色文化體驗形式和提升體驗質量,如主題展覽、演出、講座、比賽等,廣泛吸引公眾參與,讓紅色文化更好地與大家建立情感共鳴,更具生動性和趣味性。
沉浸式紅色研學讓紅色文化“活”起來
上午參觀紅色紀念館、觀看紅色沉浸式情景劇演出,下午進行了推小車送軍糧、磨豆腐體驗……清明節當天,來自臨沂市費縣的七年級學生王佳軍在沂南縣山東紅嫂家鄉旅游區的紅色研學活動非常充實?!斑@個清明節過得很有意義,研學過程非??鞓?,也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苯衲?2歲的王佳軍說。
“這段時間來研學的學生很多,近一周時間來了兩萬多人,清明假期來的游客更多。”山東紅嫂家鄉旅游區營銷部工作人員秦寧說。清明節是緬懷先烈的日子,來自省內外的中小學生紛紛來到“紅嫂家鄉”踏尋紅色足跡,感悟紅色文化。
研學的學生和游客在山東紅嫂家鄉旅游區《沂蒙四季》山村劇場觀看紅色沉浸式情景劇演出。(鄭樹平攝)
該景區創新性地把紅色文化、紅色旅游資源活化,轉化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研學優勢,打造了紅色紀念館+《沂蒙四季》山村劇場+紅嫂故事沉浸式情景小院+行進式影視體驗節目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成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開展紅色研學的理想場所。在《沂蒙四季》山村劇場,學生們觀看了紅色沉浸式情景劇演出。濟南一中學生黃培峰說:“演出形式很新穎,我第一次看這樣的演出,很受教育,老區人民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學習?!?/p>
沂南縣是“沂蒙精神”主要發源地,該縣統籌縣內紅色文化旅游資源,優化紅色旅游線路,按照“串點成線、串珠成鏈、連線擴面、集中連片”的思路,推出了多條紅色旅游和教育培訓研學精品線路,并通過完善紅色研學空間布局,對研學產品進行了高效組合,給研學的中小學生提供了更多選擇。
(大眾新聞記者 唐曉寧 通訊員 朱瀟玲 鄭樹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