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票房3.7億,25年清明檔是十年最差,沒有之一。
估計很多人沒想到,《魔童鬧?!纺孟?000萬票房,僅次于《我的世界大電影》和《向陽·花》。
算起來,《向陽·花》是馮小剛的三連撲了。從《只有蕓知道》到《非誠勿擾3》再到《向陽·花》,昔日的國民喜劇導演,票房表現卻一次不如一次。
這位號稱商業片是胃,文藝片是闌尾的導演來說,清明節也是個讓他黯然神傷的節日。
《向陽·花》不是最慘的,像梁朝偉和段奕宏主演的《獵狐行動》與肖央主演的《陽光照耀青春里》這些新片,都賣不過《魔童鬧海》。
很顯然,《魔童鬧?!诽Ц吡?a target="_blank" >中國電影的票房天花板,只是,《魔童鬧?!诽岣吡艘淮涡杂^影消費的人口規模,而這類人并未或者說很難轉化為更高觀影頻次的觀影群體。
當然,這不能怪《魔童鬧海》。它能出現,對中國的院線已經是久旱逢甘霖了。
《魔童鬧?!窞?5年開了個好頭,但25年的電影市場依舊并不樂觀。
隨著《魔童鬧?!菲狈抗拯c的到來,院線缺乏有號召力的新片,這對中國電影行業來說,無疑是個喪鐘一樣的壞消息。
先來說說25年清明檔在這十年來票房史上的地位。
24年:總票房8.43億,檔期冠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拿下3.9億。
23年:總票房1.98億,檔期冠軍《鈴芽之旅》,拿下5134萬。
22年,總票房1.22億,檔期冠軍《精靈旅社4》,拿下2846萬。
21年,總票房8.22億,檔期冠軍《我的姐姐》,拿下3.78億。
20年,無
19年,6.98億,檔期冠軍《反貪風暴4》,3.68億。
18年,6.87億,檔期冠軍《頭號玩家》,3.98億。
17年,5.93億,檔期冠軍《金剛:骷髏島》,2.27億。
16年,5.86億,檔期冠軍《我的特工爺爺》,1.54億。
15年,5.22億,檔期冠軍《戰狼》,1.82億。
而25年清明檔,總票房是3.7億,檔期冠軍《我的世界大電影》,1.07億。
這些清明檔其中,20-22年都屬于非正常時期,清明檔票房不行,實屬正常。23年清明檔不行,因為只有1天假期,其他年份都是三天長假,總票房過億也能理解。
拋去這四年清明檔,我們可以看出,25年清明檔確實是這十年來表現最差。
要知道,在2015年,中國影院數量超過6,000家,銀幕數量超過3萬塊。在2025年,中國院線銀幕數超過10萬塊。2015年,平均票價是34元,2025年,平均票價是40元。
銀幕數量更多,電影票價更高,然而25年清明檔的票房比15年的還要低1.5億,這說明觀影群體的極大萎縮。
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可以問問自己,在清明節,你看過幾場電影?你有多久沒有去過電影院了?
現如今,除了春節檔能一家獨大,任何檔期似乎都不好使了——這是數據觀察結果,并非我的喜聞樂見。
檔期的失靈,本質上說明院線新片很難說是中國人日常消費的文化產品了。
4月3日,我去看《陽光照耀青春里》,偌大的影廳,只有我一個人。
在此之前,周五是市民去電影院消費的時光。然而,這幾年的大爆款越來越依賴大檔期,非檔期的周五好看的電影越來越少,觀影市場環境的惡劣與觀眾越來越不愛看電影互為因果。
于是我們看到檔期會有新片扎堆,在非檔期,新片數量少,質量也良莠不齊。這也會加劇觀影群體的流失。觀影群體越是不看好非檔期,檔期新片扎堆的情況就越嚴重。
諷刺的是,直到今天,大檔期似乎也失靈了。去年暑期檔只有一部30億?,一部10億?,中腰部爆款嚴重稀缺。要知道,暑期檔可是出現過《戰狼2》和《魔童降世》這種大爆款的。它制造票房爆款的能力并不弱于春節檔。然而,現在只有春節檔能穩定發揮。
不過,春節檔的弱點是時長太短,容納的新片數量太少。它不可能讓影院吃一頓飽飯,一年都能衣食無憂。
中國電影依賴檔期,甚至擔不起也難以出爆款,這是中國觀眾越來越不愛看電影的必然。
至于中國觀眾不愛看是不喜歡,還是覺得電影性價比太低,則是另一個話題。
話說回來,在2025年,我們要感謝《魔童鬧?!罚覀円哺鎸χ袊蠖鄶惦娪百u不動,中腰部爆款稀缺的困境。
大家看看票房榜,第一名是151億,《我的世界大電影》勉強過億,已經是第七名了。第十名只有0.76億。
差距太懸殊了。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一個健康的電影市場,不是只有一部打破各種票房紀錄的大爆款,更需要成千上百部的中腰部爆款。
我從去年開始,看各大檔期的票房,發現清明檔、五一檔、暑期檔、國慶檔、賀歲檔,這些檔期都開始充滿變數。
24年清明檔,8.4億的票房刷新了清明檔票房紀錄,然而今年只有3.7億,相當于去年的44%。
去年五一檔用15億的好成績刷新票房紀錄,今年的五一檔會好嗎?
維特根斯坦說過,相信因果關系就是迷信。我們不能從24年清明檔成績好,推測25年清明檔也會成績好。同樣,我們不能從24年五一檔成績好,推測25年五一檔也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事實上,我最焦慮的是暑期檔的衰落。
中國的電影檔期,新片數量最多,檔期時長最大的暑期檔,然而,它只拿到116億票房,總票房甚至不如2015年。其中,在暑期檔表現最好的是33億的《抓娃娃》,13億的《默殺》,近8億的《奪命艦》。
24年暑期檔整體低迷,是2024年總票房表現慘淡的主要原因。
如果24年再多拿個60億,中國院線的日子會好得多。
為什么這樣說?
陳思誠說過480億票房,被視為中國電影市場的“紅線”,這一目標是為了維持70%影院的正常運營。一旦票房低于480億,可能會導致影院數量減少,進而影響觀眾觀影體驗,形成惡性循環。
據娛樂資本論統計,“在2月末3月初的半月內,至少有15家影院公開發布了閉店通知?!?/p>
25年開啟的影院倒閉潮,就是在為24年總票房不到480億買的單。
今年清明檔比去年要差很多,那么問題來了,今年的五一檔,今年的暑期檔能力挽狂瀾,讓中國電影在9月份之前飆到400億嗎?
如果可以,25年還能守住480億的票房紅線,能遏制影院的閉店潮。否則的話,中國電影院的生態環境會進一步惡化。
我在前文引用維特根斯坦的名言。那么,我現在也想為中國電影樂觀一下。
24年暑期檔不行,并不代表25年暑期檔也不行,兩者并不存在因果關系。
希望清明檔只是一個意外,它并不是五一檔和暑期檔再創佳績的絆腳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