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諺語有“菜花黃,瘋子狂”的說法,這是因為每年春天的3~5月是抑郁癥、躁狂癥等精神疾病的高發期,復發率甚至可以占到全年的70%。
女性在春天更容易受到季節影響,古人常說“女子傷春,男子悲秋”在春天更要注意調節心情,保護心理健康。
春天為什么“發瘋”的多?
春天氣壓低,天氣變化快,一會冷一會熱,很容易使大腦激素分泌紊亂,進而導致身體代謝功能和神經功能失調。這些變化反映在人身上,就會表現為情緒不穩定、焦慮、失眠等。而人的情緒不穩定,認知、情感和行為也會失控。所以每到春天,患躁狂和抑郁的人會比其他季節更多。
1. 生物節律與光照變化
光照時間延長:春季日照時間逐漸增加,人體內的褪黑素(調節睡眠和情緒的激素)分泌可能受到影響,導致睡眠紊亂、情緒波動。
血清素水平波動:光照變化也會影響血清素(一種與情緒穩定相關的神經遞質)的分泌,部分人可能出現抑郁、焦慮或躁狂傾向。
2. 氣候多變,影響神經穩定性
氣壓和溫度波動:春季天氣忽冷忽熱,氣壓變化較大,容易影響大腦化學物質的平衡,導致情緒不穩定。
“氣象敏感癥”:部分人對氣候突變敏感,可能出現頭痛、失眠、煩躁等癥狀,甚至誘發精神疾病復發。
3. 中醫角度:肝氣不舒,情志失調
中醫認為,春季對應五臟中的肝臟,肝主疏泄,負責調節氣機與情緒。若肝氣不暢(郁結或亢奮),易引發情緒波動,如抑郁、焦慮、易怒等。
肝火旺或肝郁化火:長期壓力大、情緒壓抑的人,在春季更容易出現“肝火上炎”,表現為失眠、易怒、沖動行為。“肝火旺”或“肝郁氣滯”,表現為失眠、頭痛、月經不調等問題。
幫助緩解情緒妙招
順應自然,舒展身心
晨起散步、踏青,接觸自然界的生機,幫助肝氣條達。
練習太極拳、八段錦等柔緩運動,疏通氣血。
飲食調養
少食油膩辛辣,多吃綠色蔬菜(如芹菜、菠菜)、芽菜(如豆芽)等助肝氣疏泄的食物。
可適量飲用玫瑰花茶、茉莉花茶以解郁。
情緒管理
避免過度壓抑或發怒,通過傾訴、冥想、音樂等方式釋放壓力。
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傷肝。
穴位保健
艾灸太沖穴(肝經原穴)、合谷穴(調氣機)
刮肝經(大腿內側)以疏肝理氣。
四肢艾灸由于皮膚面積小的原因,適合用懸灸方式或者用艾灸筒。啟春堂艾小安小懸灸艾灸盒,結構還原懸灸方式,大小比常用的艾灸盒小,一個對準一個穴位,直接貼在穴位上使用。同時它獨特的外殼材質ABS+PC的耐高溫的環保材料,輕便不累贅,雙層的濾煙結構,保留了明火艾灸方式的同時,做到艾灸時無煙無味,在家艾灸也不會“煙熏火燎”。
啟春堂的在家用艾灸工具系列中,涵蓋了家用各種用途的艾灸工具。艾小星磁石艾灸罐系列就特別的適合刮肝經,6顆磁石滾珠,熱源來自艾柱,刮肝經的同時能夠艾灸相對應的腿部穴位,雙管齊下,大大提高了艾灸的效率。
春季情志調節的核心是“疏肝解郁”,通過順應自然升發之氣,保持情緒平和,避免肝氣郁結或過亢,春季“發瘋”現象并非迷信,而是多種生理、環境和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科學調節作息、情緒管理,并關注自身心理健康,可以有效減少春季情緒問題的發生。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