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圖為位于包頭市石拐區的京東快遞包頭分撥處理中心。經濟日報記者 余 健攝
一段時間以來,“出游季”“以舊換新”……電商平臺上各種促銷活動精彩紛呈,線上購物迎來了旺季。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市民蘇蕾收到了來自各地的快遞,看著一件件心儀的商品陸續到家,十分開心。
“作為網上購物達人,過去很鬧心的一件事就是內蒙古地區不包郵,好不容易有了滿意的商品,看郵費就放棄了,有的時候郵費反而比商品本身價格還高。”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蘇蕾發現在很多電商平臺把內蒙古納入了包郵地區,現在網上購物就不用經常考慮郵費的問題了。
長期以來,由于地理位置相對偏遠、運輸成本相對較高等因素,內蒙古被各大電商平臺部分賣家列為“不包郵”地區。受以上及多重因素的影響,內蒙古郵政快遞業發展沒有跟上全國行業的發展速度,到2022年底,內蒙古全區快遞業務量僅為2.4億件,而全國為1105.8億件,占比僅為千分之二,破解“不發貨不包郵”這一難題成為迫切需要。
建設寄遞物流體系
隨著內蒙古可包郵的電商商家越來越多,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掌崗圖村村民郝潤桃網上購物的頻次也隨之增多。她說,過去想在網上購買商品,快遞費用不便宜就不敢輕易下單。如今包郵政策的實施,可以讓自己更加自由地選擇心儀的商品,而且村里現在收取快遞很方便,大家網上購物的熱情明顯升高。
鄂爾多斯市郵政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賈瀏瓊表示,2023年以來,鄂爾多斯市通過推動標準化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建設、設置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公益性崗位、實施“快遞進村”補貼政策等舉措,全力推動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加快補齊末端投遞短板,2024年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累計獲得各類補貼資金達595.8萬元,開放惠民、集約共享、雙向暢通的農村寄遞服務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同時,我們聯合相關部門對電商快件寄遞服務開展常態化監測工作。越來越多發往鄂爾多斯的快遞開始包郵,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購物選擇和更加便捷的購物體驗。”
內蒙古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康巴什分部負責人郭軍意介紹,順豐通過兩程運輸等方式,打通電商平臺發貨渠道。通過大數據分析,選擇距離最短、覆蓋內蒙古自治區最大訂單量的位置倉,將物品歸置入倉,而后通過倉庫直發的方式,最大程度優化運輸成本,實現降本增效。積極與電商平臺洽談,通過補貼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電商物流成本,從而實現電商平臺商品包郵到內蒙古的目標。“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快遞企業的業務量,也有助于增加快遞員的收入。商家因物流成本降低而受益,消費者也節省了購物成本。”郭軍意說。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郵政管理局了解到,內蒙古將農村牧區客貨郵融合發展、快遞進村補貼等政策納入自治區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12個盟市均出臺了“快遞進村”財政補貼政策。全區建成旗縣集散分撥中心51個,集散共配中心87個,11063個建制村中包括“通達兔”在內的4個品牌以上“快遞進村”通達率達到97%以上。
優化快遞包郵服務
4月3日清晨,搭載貨物的DJ5080次高鐵確認車從呼和浩特東站開出,2個多小時后到達北京清河站。北京市民當天就可以品嘗到來自大草原的牛肉干、奶制品等特產。
近年來,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積極適應市場需求,科學配置運力資源,優化服務舉措,利用呼和浩特與北京間的高鐵確認列車,以及不同時段高鐵和動車組列車的富余車廂空間,承接兩地間對運輸時效有較高要求的產品運輸工作,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據了解,呼和浩特每天有近4噸的貨物通過高鐵運達北京。
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客運部工作人員劉海賓介紹,除了高鐵確認車,我們還聯合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充分發揮高鐵成網運行和高效穩定等優勢,深化與電商、快遞物流、生產制造等企業“總對總”合作,構建全程物流和運輸倉儲配送一體化服務模式。
申通快遞內蒙古省區網絡政策部負責人張英麗表示,近年來,申通在成本控制、服務質量提升以及價格策略優化等方面不斷發力,助力解決內蒙古電商快遞不包郵問題。“在這過程中,我們的運輸效率和業務量有效提升,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合作與發展機遇也明顯增多。下一步我們將在注重自身能力提升的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以及電商平臺、上下游企業等方面的合作,不斷提升客戶消費體驗。”
赤峰市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智廷告訴記者,為推動電商快遞包郵落地落實,赤峰市在做好電商快件寄遞服務常態化監測的基礎上,建立相關常態化工作機制,與電商平臺、快遞公司開展緊密合作,積極布局內蒙古包郵服務,拉動郵政快遞行業服務地方經濟水平。與此同時,持續優化電商快件寄遞服務,不斷提高服務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提升物流服務效能
隨著快遞行業不斷降本增效,來自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阿努奶茶線上銷量明顯增加。內蒙古阿努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娜介紹,快遞費用的降低減少了相關商品的購買成本,有效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內蒙古郵政快遞企業聚焦地方特色,深挖農畜產品上行寄遞服務需求,不斷優化服務質效,積極拓展電商市場。2024年,全區快遞服務農牧業2.36億件,快遞服務制造業1.83億件,累計拉動地方產值超過200億元。
內蒙古自治區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鷹告訴記者,實現內蒙古“包郵”背后需要多個因素的支撐,主要包括保障有力的政策支持和頂層設計、成熟完善的快遞物流服務網絡體系、通達便利的現代交通基礎設施、開放共享的集散共配體系、普惠利民的末端服務網絡、有為有效的行業監管以及電商等上下游平臺和部門的高效協同等因素。
王鷹介紹,目前,全區累計建成盟市級園區24處,旗縣級園區35處,各類分撥處理中心427個,建立自治區各郵政快遞樞紐與全國38個主要城市直達干線運輸線路,推進各快遞企業在59處快遞物流園區設置電商云倉,旺季增開7架次全貨機航線和借助198條民航腹艙線路提高運能,不斷提升快遞物流服務效能。
通過一系列“組合拳”,電商平臺對內蒙古地區“不發貨不包郵”問題得到有效整治。截至目前,抖音、淘寶天貓、拼多多以及快手等主要電商平臺加強了對內蒙古地區政策傾斜,電商快件“不包郵”問題有效解決的態勢持續向好。全區2024年快遞業務量達到5.77億件,較2023年增長44.05%,較2022年實現增長99.96%。全區郵政快遞收投量30.76億件,全區人均使用快遞量超128件。
“郵政快遞業不僅助力貫通了經濟發展的‘大動脈’,也暢通了民生需求的‘微循環’,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依托國家郵政局電商快件寄遞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機制,強化監測研判,深入落實專項行動方案,切實做好內蒙古郵政快遞業各項工作,持續提升快遞服務滿意度,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貢獻力量。”王鷹說。(經濟日報記者 余 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