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澳門+橫琴”發展新機遇
江門澳門攜手 譜寫灣區多元協作新范式
江門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搶抓“澳門+橫琴”發展新機遇,支持促進服務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在3月16日舉行的澳門江門同鄉會第六屆理監事就職典禮暨2025年江澳新春交流會上,江門市委書記陳岸明表示,新的一年,江門將牢記服務港澳初心,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作出江門貢獻。
灣區合作,快速發展。近年來,江門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產業、金融、文旅、醫藥等方面加強與澳門合作,為粵澳合作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江門與澳門地緣相近、人文相通、優勢互補。江門土地資源豐富、產業發展扎實、僑鄉文化深厚、交通設施便利。隨著黃茅海跨海通道的建成通車,兩地距離進一步拉近,合作基礎扎實,動力充足,前景廣闊。近年來,兩地往來密切,在不同層面的交流中尋求合作共贏。
江門、澳門合作現狀如何?今后,兩地如何發揮各自優勢,攜手前行,譜寫灣區多元協作新范式?近日,記者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了采訪。
江門、澳門文旅資源豐富。圖為開平碉樓。
產業合作 根在江門,聯通世界
在澳門,民間素有“每3個澳門人就有1人原籍是江門”的說法。改革開放以來,不少澳門籍企業家回鄉投資興業,為江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較大貢獻。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江門已累計設立澳資企業1410家,占全市外資企業總數的11.76%,涵蓋五金家電、電子機電、食品制造、環保產業、紡織服裝等制造業領域。比較有規模的代表性企業有東望洋(江門)食品有限公司、江門市澳新食品有限公司等。
江門東望洋位于蓬江區江沙示范園區,葡式建筑風格引人注目。2011年,祖籍開平的澳門東望洋集團董事長甄瑞權回到江門,成立了江門東望洋,打造以食品生產為主,現代食品物流業為輔的現代化大型烘焙食品旅游生產基地。10多年來,江門東望洋與江門共成長,逐步發展壯大,成為江門食品制造行業的標桿企業。
同時,澳門東望洋集團旗下的品牌“葡韻餅店”,在江門設有眾多連鎖店,并在線上銷售葡韻手信食品,一些冷凍產品出口到加拿大等地區,讓“舌尖上的澳門”通過江門走向世界。這種“澳門品牌+江門制造”的深度融合模式,成為江門和澳門產業協作的典范樣本。
環保產業領域的跨境協作同樣亮眼。位于新會區崖門鎮的新財富環保產業園,已吸引過百家企業在園區投產,并被納入粵澳(江門)合作示范區啟動區。去年,該園區培育的鈞崴電子成功登陸深交所。上市后,鈞崴電子借助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范區的機制優勢,加速新技術轉化落地,提高產品的性能和質量。此外,該企業還可憑借澳門與葡語國家的特殊聯系,開拓澳門市場和葡語國家市場,進一步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江門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也有很多屬于江門、澳門的“雙城故事”。創立于1986年的江門德澳紙品有限公司,在二代接班人甘偉業掌舵下煥發新生。“澳門視野讓我們更精準把握國際市場需求,江門完善的產業鏈則讓創新快速落地。”在澳門出生長大的甘偉業認為,“雙城優勢”的完美融合,讓德澳紙品在業內率先研發出“DA”坑瓦楞紙板技術,其物理抗壓能力更強,印刷更加平滑,讓企業獲得美的、天地壹號、維達、聯塑等知名品牌的長期訂單。2024年,該公司銷售額超5億元。
從東望洋飄香的葡式蛋撻,到新財富的環保解決方案,再到德澳紙品的創新技術,站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起點,江門正以更開放的胸懷搭建跨境協作平臺,持續優化“港澳融合”工程,讓更多澳資企業在這片熱土上續寫“根在江門,聯通世界”的嶄新篇章。
江門德澳紙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金融合作 創新前行,深度融合
江門與澳門的金融合作由來已久。早在2015年,我市有關部門就與澳門金融管理局在粵澳合作聯席會議上簽署《關于加強江澳金融合作的備忘錄》,我市也成為全國首個與澳門簽訂金融合作協議的地級市。
去年3月,鶴山市公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成功發行10億元境外人民幣債券,并在澳門交易所掛牌上市,獲得多家海外金融機構的踴躍認購,發行利率創下了全國同級同類企業離岸人民幣債(無外部增信)歷史新低,打響了我市國資企業進軍海外資本市場的“第一槍”。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動與澳門金融深度融合,具體包括推廣兩地信用評級結果互認工作、推動江門市優質國有及民營企業在澳門交易所發行債券、推廣應用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以及推動兩地金融人才培養和交流合作等。據統計,2024年江門、澳門金融合作業務量新增2700億元、累計達5600億元,同比接近翻番。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發展,江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境外人士前來投資、旅游。如何讓境外人士在江門消費、生活更加便利,成為江門金融系統的服務重點之一。
借助“粵信融”跨境驗證業務,我市大力支持總部經濟建設,引導金融機構為本土跨國企業和國際供應鏈服務商提供高水平跨境金融服務,當前共有8家跨國公司納入本外幣資金池試點,助力企業靈活運用境內外兩個市場資源。
如今,隨著江門、澳門金融合作的不斷深入,兩地金融市場加強互聯互通,為境內外資本的雙向奔赴架起了新的橋梁。
江門與澳門均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特點。圖為澳門大三巴牌坊。
文旅合作 世遺雙城,頻頻“牽手”
江門與澳門均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特點,“澳門歷史城區”與“開平碉樓與村落”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兩處世界文化遺產,兩地在文化和旅游方面一直保持著友好交流和密切合作。
在文旅方面,江門、澳門積極落實“共建人文灣區”的部署,充分發揮兩地人文相親的優勢,促進兩地文藝事業融合發展,增強區域發展文化軟實力。近年來,兩地在文化上頻頻“牽手”,涌現出一批文化合作項目。與此同時,兩地正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旅游線路整合、互送客源等深度合作。
世遺雙城牽手,澳門、江門文旅“聚”起來。隨著“大橋經濟”效應顯現,江門逐漸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作為大灣區文旅新地標,赤坎華僑古鎮更是屢屢出圈。“便捷的交通吸引了更多游客前來觀光。”赤坎華僑古鎮項目副總經理宋營輝說。2025年1月,港澳游客占比顯著提升,成為赤坎華僑古鎮的重要客源。
在距離赤坎華僑古鎮39公里的臺山四九鎮璦露德瑪蘆薈莊園,千畝蘆薈花海正上演金色傳奇。該莊園相關負責人黃鳳鈞介紹,3月以來,蘆薈花逐漸盛放,景區的客流量隨之明顯增長,已吸引近2萬人次過來賞花、游玩;自黃茅海跨海通道開通以來,來自澳門的游客也明顯增多。
作為在江門從事旅游業的澳門人,許展敏已深耕江門多年。2005年,她成立了江門市飛揚國際旅行社;2025年初,其參與投資建設的七顆星農業生態園正式對外開放。許展敏表示,隨著黃茅海跨海通道開通,再加上“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成為趨勢,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澳門人來到江門旅游。
澳門導游促進會會長吳勇為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為會展業的區域聯動提供了更多有利條件。目前澳門正努力打造“演藝之都”和“體育之城”,以助力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在此大背景下,江門與澳門若協同推動體育與旅游發展模式,共同承辦大型體育活動和賽事,前景可期。(文/圖 陳倩婷 李銀換 梁爽 呂勝根 郭永樂)
藍點觸控攜多款江門造產品亮相ITES深圳工業展
3月29日,ITES深圳工業展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圓滿收官。藍點觸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力控傳感器領域的引領者,攜多款在江門生產的核心產品亮相,全方位展示了六維力控技術在人形機器人和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創新應用,引發行業的熱烈關注。
藍點觸控成立于2019年,在其成立后的第二年就選擇在江門設立全資子公司——藍點觸控(江門)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北京研發+江門制造”發展模式,推動先進技術的本地化應用和規模化生產。
在藍點觸控的展臺,一臺人形機器人備受關注。這臺人形機器人搭載18個藍點觸控關節扭矩傳感器,憑借綜合精度0.1%FS、5倍過載能力等卓越技術指標,藍點觸控賦予人形機器人精細的力覺反饋與動態調整能力,幫助人形機器人探索更多應用場景。在本次展會上,藍點觸控還攜手珞石、越疆、睿爾曼、UR、大族五大機械臂品牌,分別展示了六維力控技術在按摩、曲面打磨、拖動示教、齒輪裝配、浮動打磨應用場景下的創新成果。
展會現場,優必選、美的、本田技研、廣汽豐田、科勒衛浴、格力電器、廣州數控、大冶摩托、比亞迪電子、東安動力等眾多客戶紛紛來到藍點觸控展位進行互動溝通,藍點觸控的六維力傳感器憑借高精度、高過載、高集成的顯著優勢,受到客戶的一致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藍點觸控是國內首家實現機器人力控傳感器大規模量產的企業,合作伙伴覆蓋智元、小米、千尋、眾擎、銀河通用等多家知名客戶。(文/趙可義)
“開平三埠—深圳蛇口”組合港航線開通
3月26日,一艘裝載著“組合港(一港通)”貨物的駁船在江門海關所屬開平海關關員監管下,從江門開平三埠港鳴笛啟程,駛向深圳蛇口港,標志著“開平三埠—深圳蛇口”組合港航線正式開通,這也是江門市近一個月來開通的第2條“組合港(一港通)”航線,目前已累計開通航線8條。(文/凌雪敏 江關宣 圖/李航斌)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三餐四季》節目組走進江門
撒貝寧尋味僑鄉
3月26—2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美食文旅節目《三餐四季》走進江門,將鏡頭對準了中國僑都。
拍攝期間,由主持人撒貝寧和特邀嘉賓陳立、鐘麗緹組成的“尋味團”,以“美食+美景+體驗”方式,深入挖掘我市獨特的美食文化與豐富的旅游資源,探尋城市最具人情味、最暖心的美食和故事,通過鏡頭向全國觀眾展現江門的獨特魅力。
《三餐四季》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商務部聯合攝制的大型美食文旅節目。節目以中華美食為切入口,共同探尋中國人藏在“三餐四季”的故土記憶、文化傳承和精神歸屬,分享美食背后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開播以來產生了極佳的社會反響。
為高質量完成《三餐四季》拍攝工作,江門組織召開了拍攝工作協調會,協助導演組來江門實地考察。通過《三餐四季》的鏡頭,江門的城市形象將得到更為立體、多元的呈現,讓更多觀眾領略到僑鄉大地獨特的魅力與風情,也讓海內外僑胞對家鄉有全新的認識、更深的熱愛與自豪。
據悉,《三餐四季》每期節目時長90分鐘,節目制作完成后,將在央視綜合頻道周末黃金時段播出,央視頻App同步直播。(文/黎禹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