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走進青白江區(qū)姚渡鎮(zhèn)涼水村,2500余畝柑橘園里,金燦燦的沃柑如燈籠般掛滿枝頭,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果香。
農人正在采摘沃柑
上午七點,三十多名工人挎著竹筐開始采摘,大卡車直接開進田間裝運。"這批果子要趕著發(fā)往重慶。"四川茗果匯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經理彭建生告訴記者,現(xiàn)在每天要采摘8萬斤左右沃柑,整個采收期將持續(xù)到四月底。
新鮮沃柑裝箱上車
作為川內少有的多品類柑橘基地,茗果匯園區(qū)布局了愛媛、砂糖橘、耙耙柑等6個差異化品種。眼下正值沃柑銷售旺季,工人們正加緊采摘,趕在五一消費高峰前完成出貨。"我們種的沃柑甜度能達到15-20度,收購價每斤2.5元左右,在北上廣商超能賣到6-9元。"彭建生說。
記者看到,采摘后先剔除有瑕疵的果子,再通過智能分選分級包裝。正在驗貨的上海客商李先生表示:"這里的沃柑果皮薄至2毫米,果肉細膩化渣,在我們超市回頭客特別多。"
新鮮的沃柑
在基地里,一套現(xiàn)代化的農業(yè)設施格外醒目:黑色的智能滴灌管道如"輸液系統(tǒng)"般延伸至每棵果樹,太陽能殺蟲燈間隔矗立。"這些年我們投入8000多萬元升級種植技術,用生物防治替代農藥殺蟲,還實現(xiàn)了機械化施肥。"彭建生一邊說一邊掰開一個沃柑,只見果肉晶瑩飽滿,入口幾乎沒有纖維感。
樹下的滴灌設施
園區(qū)新建的800平方米凍庫已投入使用,分成8個溫控隔間,配備上萬個水果存儲筐。彭建生介紹,這套投資300余萬元的系統(tǒng)能精準調控溫濕度,既可用于錯峰銷售,多余空間還租給周邊農戶使用。二樓特別設置了客商駐點區(qū),方便"產地直采"。
新修建的凍庫
該基地還通過"公司+農戶"模式,流轉土地集中種植,常年雇傭當?shù)卮迕駞⑴c管護。正在分揀果子的村民張大姐笑著說:"我們夫妻倆在果園打工,家門口就有工資領,比外出務工強。"目前園區(qū)已帶動周邊300多戶農戶實現(xiàn)增收。
隨著最后一車沃柑發(fā)車,彭建生又忙著對接明天的訂單。望著掛滿枝頭的果實,他算了一筆賬:"現(xiàn)在每天要接幾十個采購電話,預計本季700萬斤產量還是不夠賣。"
俯瞰柑橘園
從"靠天吃飯"到"科技種柑",青白江這片沃柑園正成為四川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縮影。隨著冷鏈物流和電商渠道的完善,這片"甜蜜產業(yè)"還將帶動更多農戶走上鄉(xiāng)村振興的"快車道"。
來源:成都青白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