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藍靜)近日,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創新創業教育專家、本土化生涯教育專家、武漢工商學院副校長趙北平研究員撰寫的圖書《生涯教育與創業教育之我見》由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凝聚了趙北平四十余年在高校探索生涯教育和創業教育的經驗和成果,可為中國高校生涯教育與創業教育提供理論和實踐范本。
“該書是在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深度普及化的時代背景下編寫的,這個時代大學生人數眾多,成長發展主體性缺失的現象較為普遍,編寫該書的目的就是幫助大學生激發成長發展主體性,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涯發展路徑和創業道路”,趙北平介紹了編寫該書的目的,他還表示,該書的所有內容都源于自己數十年如一日探索大學生涯教育本土化發展道路和創業教育的經驗和成果。
作為武漢理工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原主任、創業學院首任院長,武漢工商學院分管就業創業工作的副校長,趙北平在高校從事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四十余年,積累了豐富的生涯教育、創業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在生涯教育的本土化探索中,他學習借鑒西方生涯教育理論,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切實解決中國大學生涯教育的現實問題;在創業教育的探索中,他從國內浩如煙海的創業案例和數十年高校創業教育實踐中,總結了中國創業型人才成長規律和中國企業生成規律,為中國大學創業教育改革提出切實可行的新模式。
在書中,他對大學生涯教育、創業教育提出不少具有創新性、時代性的觀點、論斷以及實操方法。例如,他提出了生涯幸福理論,即各種生涯關系的和諧建構和生涯角色的平衡發展;他總結了生涯平衡方桌模型,概括了幸福人生的四個維度: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子女成才、事業成功;他提出了選擇職業的新方法:職業“溝壑”排除法;他總結了創業者能力素質系統模型的五個方面:創業潛質、商業素質、領袖素質、行業認知、項目把控能力;他探索了“三性互融、課創一體、三式實踐”的創業型人才培養新模式等。這些觀點、論斷和方法都源于實踐,具有很強的指導和借鑒意義。該書出版后,得到了業內專家的高度認可。
據悉,近年來,趙北平在武漢工商學院探索校本化生涯教育工作理念和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果:學校獲批湖北省生涯教育本土化探索試點高校(全省唯一一所);“靜思生涯咨詢工作室”獲首批湖北省特色生涯咨詢工作室;學生參加全省首屆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獲獎數位居全省同類高校第一;學校申報的案例《3+2+N 生涯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入選2024年全省生涯教育工作案例;學校生涯教育科研項目獲湖北省2024年教育評價改革試點項目和湖北省2024年度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立項。學校創業教育在全國高校也具有典型示范意義,榮獲“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等國家級榮譽,獲批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湖北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湖北省創業學院、武漢市創業學院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