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北京4月8日電(記者 袁園)北京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試點迎來新進展。2025年4月8日,北京金融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朱衍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5年4月2日,北京轄內國投泰康信托和外貿信托分別在通州區和昌平區的不動產登記中心進行了首次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實現了全市“零突破”。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二級巡視員周旭峰指出,兩張“首單”的同時誕生,具有“制度創新的執行力,服務民生的驅動力,協同攻堅的聚合力”三個標志性意義。
所謂不動產信托,主要是指委托人依法將其不動產轉移給信托機構,由信托機構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受托人名義進行管理、運用和處分的信托業務。2024年12月,北京金融監管局會同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聯合印發《關于做好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工作的通知(試行)》(以下簡稱《通知》),在全國率先打通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路徑。
據悉,目前國內積累的財富形式仍以不動產為主,受限于信托財產登記制度的缺失,這部分財產放入信托面臨高額的稅務負擔與成本問題。而北京地區的試點正是針對這一行業痛點的一次積極嘗試,是對信托財產登記制度進一步完善的探索,對信托公司開展不動產類信托業務有較強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近年來,不動產信托業務不斷發展,信托財產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該項業務長期面臨不動產僅能登記在信托公司名下,不能與信托公司自有財產相區分的問題,難以真正實現信托風險隔離的功能,影響信托行業充分發揮服務民生作用。”朱衍生表示,《通知》的出臺,在全國范圍內首次以專項文件的形式,明確了不動產信托財產的登記路徑和辦理流程,實現了可將不動產登記為信托財產的效果,解決了潛在的權屬糾紛,保護了信托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業務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
北京金融監管局表示,北京試點案例的成功落地將帶來良好的示范效應和引領作用。下一步,將持續加強政策支持與業務指導,鼓勵轄內信托公司積極參與不動產信托,拓展業務場景,優化業務模式,充分發揮服務信托制度優勢和社會價值,在養老金融、財富傳承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為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