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葉小鐘 通訊員 陳振強 崔紅昌
“一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人才和裝備”“引入數智監測是船舶高效維護的必由之路”“國產技術在許多方面已經實現了替代和超越”…… 天色微亮,廣州航道技工學校的一間教室里,已有不少脫產培訓的船員提前入座,圍繞課堂知識展開熱烈討論。這一幕,是中交廣航局疏浚公司深化校企合作、推進自有船舶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生動縮影。
中交廣航局疏浚公司每年選派約200名船員到技校脫產學習,涵蓋高級骨干船員培訓、機工技能集訓、非自航船舶考證培訓等多個模塊,確保培訓緊貼崗位需求。同時,該公司還特邀國家級技能大師精準指導,通過實戰案例、模擬演練等方式,讓培訓更加貼合生產實際。
疏浚公司人資部負責人說:“船員回學?!潆姟?,不僅是提升個人技能的機會,更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币劳小安藛问健闭n程、“清單式”服務,公司靈活設置課程和考核方式,為產業工人技能升級提供強勁支撐,搭建通暢的成長通道。該公司構建了“培訓、練兵、比武、晉級、激勵”五位一體的成長體系,與高職院校培訓基地實現互聯互通,形成梯次化、系統化的人才培養格局。
“比賽是試金石,更是自我提升的催化劑?!痹谑杩9九c廣州航道技工學校聯合承辦的廣東省第十三屆“金錨杯”船員技能大賽現場,焊花四濺、機器轟鳴,選手們全神貫注,力求在精準度、速度和創新能力上展現最佳水平。賽后,不少參賽者表示受益匪淺,不僅增強了實操能力,還從競賽中找到了提升方向。
校企合作不僅為在崗船員提供了成長平臺,也讓在校學生受益匪淺。疏浚公司積極支持技校教學,為學校提供備件、工具等教學器材,并定期組織“勞模進課堂”“工匠進課堂”活動,推動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深度融合。疏浚公司先后委派9名勞模和工匠走進校園,“央企勞模”魏永鵬的“職業規劃課”場場爆滿。
“打造實訓基地,推進‘雙師型’隊伍建設,深化新型學徒制,是我們推動產教融合的又一重要實踐?!笔杩9军h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佀保全介紹道。
2024年9月,廣州航道技工學校30多名學生登船實習,公司與學校聯合制定培養方案,導師們因材施教,制定個性化技能提升方案。從打繩結、撇纜到插鋼絲纜,從拆解設備到排查故障,全流程實操訓練貫穿始終,讓學生們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錘煉技能,積累經驗。今年4月伊始,疏浚公司即啟動“工匠創新月”,策劃涵蓋裝備交流、青年創新沙龍、勞模工匠進校園等多項活動。
“這些實習生吃苦耐勞,學習能力強,希望他們未來能加入我們?!痹凇翱:?”輪的甲板上,船長張洪濤言語間滿是對“萌新”的認可。實習生盧心城正跟隨水手長練習打繩結,他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水,興奮地說:“課堂學理論,船上練‘鐵人三項’,通過實習,我完成了從‘菜鳥’到‘準船員’的蛻變,成長速度大大加快!”
“校企合作是一場雙向奔赴。”廣州航道技工學校校長李莉元信心滿滿地表示,“我們與疏浚公司攜手,共享資源、優勢互補,推動高質量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讓更多優秀人才走向崗位、成為社會棟梁,是學校和企業共同的使命?!?/p>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