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兒童肥胖率自1990年以來增長逾四倍,已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盡管母親因素對兒童肥胖的影響已被廣泛研究,但父親的作用仍被低估?,F有證據表明,父親肥胖與子代代謝疾病風險顯著相關,而父親吸煙對兒童肥胖的影響結論不一。早期研究顯示,孕期父親吸煙可能增加兒童超重風險,但部分研究因樣本量小或混雜因素未調整導致結果矛盾。本研究旨在系統性評估父親吸煙及孕期至產后一年內的超重/肥胖暴露與兒童12歲前肥胖風險的關聯,探討其跨代影響及社會決定因素,為制定群體預防策略提供依據。
本研究基于PICO框架(人群、干預/暴露、對照、結局),檢索EMBASE、MEDLINE、CINAHL及Web of Science數據庫(2020年9月至2024年5月),納入包含父親吸煙或超重/肥胖暴露的縱向隊列及病例對照研究。暴露時間窗定義為孕期至產后一年,以涵蓋胎兒發育及早期生命階段。采用紐卡斯爾-渥太華量表評估研究質量,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比值比(OR)及95%置信區間(CI)。由于異質性較高(I2>70%),未進行meta分析,轉而通過亞組分析(地域、暴露測量方式、隨訪時長)及敏感性分析探討結果一致性。數據分析使用RevMan軟件,漏斗圖定性評估發表偏倚。
共納入13項研究(樣本量509-29,216例),其中12項為前瞻性隊列研究。父親超重/肥胖與兒童肥胖風險顯著相關(OR=1.57-2.80),BMI每增加1單位,子代BMI z值上升0.05-0.20(p<0.05)。丹麥隊列(n=29,216)顯示,父親BMI每升高1 kg/m2,子代3歲時BMI升高0.05 kg/m2(95% CI: 0.04-0.05)。父親吸煙暴露的效應異質性顯著:5項研究(n=10,327)報告風險增加(OR=1.32-1.84),但韓國研究(n=8,327)未發現統計學關聯(OR=1.14, 95% CI: -0.12-0.25)。敏感性分析顯示,排除母親吸煙混雜因素后,父親吸煙的效應值升高(OR=1.41, 95% CI: 1.15-1.73)。地域差異顯著:歐洲研究(OR=1.30-1.55)效應值高于亞洲(OR=1.14-1.20)。高質量研究(CASP評分≥7)顯示父親吸煙與兒童肥胖風險的相關性更強(OR=1.68, 95% CI: 1.32-2.13)。
父親吸煙與超重/肥胖對兒童肥胖風險的跨代影響研究結果與質量評估(部分)
本研究首次系統揭示父親超重/肥胖對兒童肥胖風險的顯著跨代影響,其效應值與暴露時長正相關。父親吸煙的影響雖較一致,但受混雜因素(如母親吸煙、社會經濟地位)干擾較大。機制上,父親肥胖可能通過遺傳、表觀遺傳及家庭環境(如飲食模式)影響子代代謝編程,而吸煙可能干擾胎盤營養供應及胎兒內分泌發育。局限性包括地域分布不均(缺乏非洲及南美數據)、暴露測量方法異質性(自我報告vs.客觀檢測)及隨訪丟失率較高(5%-30%)。未來需開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結合代謝組學及基因-環境交互分析,明確因果路徑,并推動政策干預(如父親戒煙支持、家庭肥胖防控計劃)。
參考資料:
[1]Hussain U, Ziauddeen N, Taylor E, Alwan 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ernal Smoking and Overweight/Obesity with Childhood Overweight/Obe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Curr Obes Rep. 2025 Mar 28;14(1):27. doi: 10.1007/s13679-025-00617-z. PMID: 40153182; PMCID: PMC11953139.
撰文 | 梅斯醫學
編輯 | 木白
版權說明:梅斯醫學(MedSci)是國內領先的醫學科研與學術服務平臺,致力于醫療質量的改進,為臨床實踐提供智慧、精準的決策支持,讓醫生與患者受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