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震
一
乾隆年間,揚州文人、名士雅集最為流行。鄭板橋在一幅畫上題有長款,記載他召集朋友雅集的事:時間在乾隆21年2月3日,即1756年,參加聚會的有八人,時間為一天。
八人中有“三老五少”,三老,程綿莊、黃慎、鄭板橋。五少,李御、王文治、于文、金兆燕、張賓鶴。吃過午飯,朱文震也趕來,共九人。
臨近傍晚,鄭板橋畫九畹蘭花,以喻九人,并題詩:天上文星與酒星,一時歡聚竹溪亭。何勞芍藥夸金帶,自是千秋九畹青。這九人中程綿莊的歲數最大,就把這幅畫送給了程綿莊。
程綿莊和吳敬梓是好朋友,吳敬梓寫《儒林外史》時,將程綿莊寫進書中,書中的名字叫莊征君,而其余七人都是當時知名的畫家、書法家、詩人、篆刻家。
鄭板橋 蘭竹圖
二
鄭板橋在濰縣當縣令,因擅自開倉賑災,救助百姓,得罪了當地的豪紳和官僚,于是,兩者勾結,聯合起來搞掉了鄭板橋。鄭板橋無奈,稱病辭官,返回了老家興化。
鄭板橋“棄官”也有他自己的原因,他恃才玩世,不拘小節,比如他當縣令時,經常夜出,每次都讓役卒執燈在前,舉著一塊木牌,上書“板橋體板橋”兩字。為此,有人就檢舉他的行為太放誕了,堂堂一個朝廷命官,在公共場合如此放肆,哪像一個縣官?
鄭板橋返回故鄉后,以賣畫賣字為生,自己刻了一方印章,告知鄉人:二十年前舊板橋。他為人慷慨,心地善良,走在大街上,常常背著一個大布囊,里面有錢、布、食品,遇到故人子弟或者同鄉貧困者,都會傾囊相助。
他要面子,在鄉人眼里,他畢竟是“大人”。
鄭板橋 墨竹圖
三
鄭板橋性格疎放不羈,中進士之后當了范縣縣令,因貪求詩酒,放浪形骸,就把他調到山東濰縣。在濰縣任上他依然不改,上司就狠狠的斥責了他,他干脆更加恣情山水,經常與落魄的騷人和衣衫襤褸的僧徒同游同醉。他經常在寺廟里的墻上,畫蘭花瘦石,隨手題詩,看到的人都贊不絕口。
這段時間,他結交了道士,喜歡上了道士用于傳道募捐的音樂,并創作了道情詩,后來,又多次創作和修改,變成了著名的民間音樂《板橋道情》,直到今天在揚州一帶廣為傳唱。
鄭板橋書畫出名以后,有錢人經常站在他家門口,請乞寸箋尺幅,一度時間他并不缺錢,但他極度不會理財,所得的賣畫錢,都被他隨手散盡。晚年,他竟無立錐之地,寄住在好友另一位揚州八怪之一李鱓家中,盡管如此,他仍舊性格不改,豪氣不減。當時清朝重要的文化人物盧雅雨,調到揚州掌管兩準鹽運,非常欣賞鄭板橋,就寫了一首詩給他:一代清華盛事饒,冶春高讌各分鑣。風流暫且煙花在,又見詩人鄭板橋。
盧雅雨在揚州任上,因鹽政虧空卷入貪污案,最終被判絞刑,死在揚州獄中。此案還牽連了他的親家紀曉嵐,紀曉嵐因通風報信被流放新疆。
鄭板橋 墨竹圖
四
筆榜,就是張貼出來的文告,鄭板橋貼過賣畫的筆榜,但很快就被別人小心翼翼的揭去,收藏起來。
鄭板橋的筆榜,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那篇——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凡送禮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為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中心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帳,年老神倦,不能陪君子作無益語也。畫竹多于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
寫此筆榜時間是1759年,此筆榜是在拙公和尚的建議下寫成,拙公和尚當時在揚州,是鄭板橋的好朋友。拙公和尚是當時的高僧,他主要功績是在越南傳教,在越南的知名度更高,是越南佛教史上重要的人物。
幾十年以后,清朝學者吳山尊在揚州校注唐文時,見到這份筆榜,覺得很有意思,就把這份筆榜通過石印印刷岀來。后來,清朝的畫家周閑、金石家吳云,又在上海重刻,所以,這份筆榜一直被后人讀到。齊白石以及后來的許多畫家,敢于詳例潤格,都是因為鄭板橋開了先河。
鄭板橋 墨竹圖
五
清朝交通不好,通訊不便,常有信息誤傳的事情。鄭板橋與金農關系很好,鄭板橋在山東當縣令時,聽說金農死了,立即穿上緦麻喪服,立了金農的牌位,哭泣。鄭板橋的好友詩人沈房仲到山東來,說金農是生了場大病,但已經好了。
鄭板橋聽后非常高興,立即提筆寫信,讓沈房仲帶回。金農知道這事后,大為感動,立刻賦詩報答。金農畫了一張畫,并在寄給鄭板橋的信中說:板橋之竹,絕似文同,乞你畫一桿竹,以洗我滿目塵土。
鄭板橋沒有見過袁枚,但二者神交多時。鄭板橋在山東,聽說袁枚死了,立即大哭,捶胸頓足。二十年以后,在揚州,兩淮鹽運使盧雅雨請客,在宴會上鄭板橋見到了袁枚,說了這事,袁枚哈哈大笑,指著鄭板橋說:聞死誤拋千點淚。
袁枚隨即作詩贈于鄭板橋——鄭虔三絕聞名久,相見邗江意信懽。晚遇共憐雙鬢短,才難不覺九州寬。紅橋酒影風燈亂,山左官聲竹馬寒。底事誤傳坡老死,費君老淚竟虛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