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小麥病蟲害防控關鍵期,宣漢縣利用無人機飛防,科學高效防治病蟲害,確保小麥健康生長。
這幾天,天生鎮新芽村麥田上空盤旋的無人機成為田間“新主角”。宣漢縣新芽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向森林熟練地操控著無人機進行農藥噴灑。無人機掠過之處,霧化的藥液均勻覆蓋在麥葉上,形成一道嚴密的防護網。
向森林今年種植了100畝小麥,目前已進入抽穗揚花期,也是病蟲害防治的關鍵階段。他把智能植保技術與專業化統防統治結合起來,構建起“地空”一體化防控體系,為小麥筑牢生長屏障。
宣漢縣新芽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向森林:我們使用無人機植保作業,一次裝20升農藥,一畝地只需2分鐘,相比傳統人工作業,效率提升了近30倍。
這種高效的防治模式在天生鎮已形成規模效應。今年3月以來,天生鎮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通過“地面調查+空中監測”的方式,對轄區內小麥病蟲害進行全面排查。針對條銹病、蚜蟲等主要病蟲害,采用“一噴三防”技術方案,在精準測報的基礎上實施統防統治。
天生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李慶成:3月以來,我們出動技術人員20余人次,無人機10余臺次,對轄區內1500余畝小麥進行了一次病蟲普查,開展了一次統防統治,目前小麥長勢良好。
從單點突破到全域覆蓋,宣漢縣統籌調度全縣農業社會化服務資源。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投入植保無人機100余臺次,對3.2萬畝小麥實施“地毯式”飛防作業,實現了縣域小麥病蟲害防控全程機械化,科技賦能讓每畝防治成本降低12元,農藥利用率提高了20%。
宣漢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 肖紅:我們堅持“三早”“三防”原則,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防治;防病蟲、防倒伏、防早衰。采取促弱控旺和抗凍防寒措施,根據病情、蟲情、苗情分類管理,促進小麥健壯生長。
來源:宣漢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