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邵武市五一路90號,有一家名為“老佘炒飯”的小店,它隱匿于老街小巷之中,卻以其獨特的風味吸引著無數食客前來探尋。
走進店內,一股濃郁的煙火氣息撲面而來。店內桌椅陳設簡單質樸,每一處細節都透露出歲月的痕跡,柔和的燈光映襯著食客們臉上滿足的笑容,只見老板佘禮隆熱情地和前來就餐的每位客人打著招呼,食客們也親切地稱呼他為“老佘”。
佘禮隆正在炒飯
“我這個店開了三十多年,有些顧客也就跟我認識了三十多年。”佘禮隆今年已86歲,他笑著說,自己就是這個店的“招牌”。
佘禮隆是潮汕人,為何在邵武的街頭美食界闖出了名聲?據佘禮隆回憶,20世紀80年代,他受在邵武經營飲食店的朋友邀請,來到店里幫忙。1993年,佘禮隆憑借成熟的烹飪技藝,自己在邵武水北開起了小炒店,因味道可口“圈了不少粉”。時間邁入新世紀,2000年,他將店鋪開到了五一路,專門制作炒飯,如今的店名“老佘炒飯”就此誕生。
多年來,佘禮隆每天堅持早起去市場買菜,從不疏忽。如今,他年事已高,腿腳不便,卻仍舊堅持每天打車往返在菜市場與自家店鋪之間,只為挑選最新鮮干凈的食材。
“你看我這一碗炒飯里有十余種食材,肉末、豆干、白地瓜、木耳、筍干、胡蘿卜……我這個調料也很講究,是特地從廣東那邊采購來的。”佘禮隆一邊炒飯,一邊介紹著自己的用料。不一會兒,一碗色香味俱佳的炒飯便呈現在食客面前。米飯粒粒分明,配菜清脆爽口,口感豐富有層次,炒飯旁看似簡單的一碗海鮮湯,也蘊含著老佘深厚的功底。瘦肉、螃蟹、魚片、豬肝、海帶、酸菜、花蛤、花菜……海鮮的鮮味與十余種配菜巧妙融合,喝上一口湯,再配上一口炒飯,味蕾瞬間被鮮香所包圍,讓人回味無窮。
“我是從延平過來的,也算是這個店的老顧客了吧,每次辦事路過邵武,都要來這家店吃,開車一百多公里,就為了吃這一口。”顧客蔣先生一邊招呼朋友坐下,一邊說,“這次我還帶了朋友來,也讓他們品嘗一下這份美味。”
“我從四五歲起就被家里人帶來這里吃炒飯,現在我都二十多歲了,還是經常來。”正享用炒飯的顧客林彤,在吃飯間隙笑著說,他是老佘看著長大的。
從最初的街邊小攤到如今的店面經營,“老佘炒飯”的魅力遠不止于提供美味。它不僅見證了邵武的城鎮變遷和發展,也蘊含著邵武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傳遞著這座城市獨特的人文情懷。有些食客慕名而來,有些則是尋覓記憶中熟悉的味道,無論是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還是遠道而來的游客,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寧靜與滿足。
“我的炒飯‘火’了以后,也有很多人來找我取經學習,但是無論怎么學,大家還是只認我這個店。”佘禮隆說,現在年紀大了,他只想好好把“老佘炒飯”經營下去,讓每一位來這里吃飯的人都能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作者:王曉云 文/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