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三月十五,武財神趙公明的誕辰日。這一天,全國各地的財神廟都會擠滿祈福的人,香火繚繞中,人們帶著對財富的渴望,向這位黑面虬髯、手持金鞭的財神爺許下心愿。不過,你知道嗎?拜財神可不止燒香磕頭這么簡單,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里,藏著不少門道。今天咱們就聊聊這“3做3不做”,讓你拜對財神,財運亨通。
趙公明的形象最早出現在東晉干寶的《搜神記》里,那時候他還是個專管勾魂的瘟神。直到明代《封神演義》里,姜子牙封他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才正式坐上財神寶座。有意思的是,他胯下的黑虎坐騎也有講究——這黑虎原本是終南山的兇獸,被趙公明收服后成了鎮宅神獸,寓意“鎮邪招財”。如今在西安周至縣的趙公明故里,每年三月十五都會舉辦盛大的祭典,人們抬著黑虎雕像巡游,祈求驅邪納福。
3做
1. 清晨敬香,心誠則靈。
老輩人說,拜財神要趕早。天剛蒙蒙亮,就把供品擺上:清水一杯、點心三盤、水果五樣,最好是橘子(寓意吉利)和蘋果(平安招財)。香要選長香,三根代表天地人,點燃后默念:“玄壇真君顯威靈,金銀財寶進家門”。福州的玄壇廟還有個特別的習俗,信徒們會在供桌上放一碗“發財水”——用紅糖和糯米熬制的甜湯,喝上一口,寓意“甜甜蜜蜜發大財”。
2. 佩戴“招財三寶”。
趙公明的形象里,金鞭、元寶、黑虎是標配。咱們普通人也能沾點財氣:
金飾:手腕上戴個金鐲子,或者脖子掛個小元寶吊墜,象征“黃金萬兩”。
紅繩:在鑰匙串上綁根紅繩,鑰匙是開門的,紅繩能鎖住財氣。
五帝錢:用紅布包著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帝的銅錢,放在錢包里,老話說“五帝護財,百邪不侵”。
3. 布施結緣,廣種福田。
趙公明掌管天下財源,但他更看重人的德行。這一天不妨做點善事:
放生:買幾條活魚放到河里,魚躍龍門,象征財運通達。
施粥:給街邊的流浪漢送碗熱粥,積德行善,財氣自然來。
捐贈:給寺廟添點香火錢,或者資助貧困學生,種下善因,必得善果。
3不做
1. 忌爭吵動怒。“和氣生財”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這一天千萬別和家人、鄰居吵架,更不能摔東西。去年我家樓下的王阿姨,因為孩子作業沒寫完罵了幾句,結果當天就把手機弄丟了。老輩人講,財神爺最討厭戾氣,家里吵吵鬧鬧,財氣都被嚇跑了。
2. 忌吃“三牲”。趙公明是道教正神,有些食物是不能碰的:
狗肉:狗是忠義之獸,吃狗肉會冒犯財神。
牛肉:牛一生辛勞,吃牛肉會被視為不義。
龜鱉:龜鱉象征長壽,吃了會折損福氣。
南方有些地方,這一天會吃素面,面條寓意“長長久久”,面里再臥個荷包蛋,像個金元寶,討個好彩頭。
3. 忌借錢討債。老一輩常說:“財神生日借錢,一年財運全散”。這一天不管多缺錢,都別開口向人借錢,也別催人還錢。我有個朋友去年三月十五找同事借了500塊,結果年底公司裁員,他第一個被裁。雖說有點迷信,但老規矩還是寧可信其有。
西安:趙公明故里的“財神巡游”最熱鬧,人們抬著財神像繞城一圈,沿街商鋪都會放鞭炮迎接,據說摸一下財神轎就能沾福氣。
福州:玄壇廟的“跳火盆”儀式很特別,信徒們跨過燃燒的炭火,寓意“紅紅火火,財氣沖天”。
臺灣:不少商家會在這一天用“五果六齋”祭拜財神,五果是五種水果,六齋包括香菇、木耳等素食,祈求生意興隆。
趙公明能從瘟神變成財神,關鍵在于“義利合一”。他掌管的四位仙官——招寶、納珍、招財、利市,分別對應“廣結善緣、珍惜福報、誠實守信、公平交易”。這告訴我們,財富不是靠投機取巧,而是靠德行積累。就像他當年做木材生意時,寧可少賺點也要保證質量,最后反而成了大富商。
其實,拜財神本質上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其求財神賜財,不如自己成為“財神”——勤勞做事、誠信待人、與人為善。就像趙公明收服黑虎的傳說,只要內心有正氣,邪魔歪道自然不敢近身。
最后送大家一副對聯:“金鞭鎮四方,黑虎守財庫;正氣存心間,富貴自然來”。明天三月十五,記得早起敬香,心懷感恩,愿大家都能財源滾滾,平安順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