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發作性睡病患者嘗試了各種西藥,白天嗜睡、猝倒卻依舊頻繁發作,甚至出現藥物依賴,于是開始尋求中醫治療。
實際上,中醫調理發作性睡病早有淵源,效果顯著,關鍵在于**辨清病根,分型施治**。
此病在中醫屬“多寐”“嗜臥”范疇,西醫認為與下丘腦分泌素異常有關,而中醫則歸因于陽氣不振、痰濕蒙竅,久病更會累及心腎。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三味藥,它們協同作戰,猶如“醒神鐵三角”,能有效改善不可控的睡眠發作!
初起在脾,升陽化濕是關鍵
中醫認為,“脾主升清”,負責將水谷精微上輸至腦。若長期飲食不節、熬夜傷脾,導致**脾虛濕盛**,清陽不升,痰濕就會蒙蔽心神,使人昏沉嗜睡。
蒼術,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是健脾燥濕的“先鋒官”。它像一把掃帚,能強力清掃困阻脾胃的濕濁,恢復清氣上升的通道。
對于頭重如裹、口黏苔膩的痰濕型嗜睡,蒼術配合藿香、佩蘭,效果顯著。
久病及腎,溫陽振奮是根本
若病情遷延,脾陽虧虛進一步波及腎陽,就會出現“腎虛嗜臥”:白天精神萎靡、稍動即疲,甚至情緒激動時猝倒。腎為先天之本,腎陽不足則全身機能沉衰。
淫羊藿,味辛甘,性溫,歸肝、腎經,被譽為“補腎壯陽的天然引擎”。它能激活命門之火,像給身體加滿燃油,驅散陰霾,提振精神。
臨床中,淫羊藿常配肉桂、附子,針對畏冷肢涼、腰膝酸軟的陽虛型患者,顯著減少猝倒發作。
痰瘀作祟,開竅醒神不可少
許多患者伴隨睡癱、幻覺,中醫認為這是“痰瘀阻絡”,氣血不能上榮于腦所致。痰濁瘀血堵塞經絡,元神之府失養,便會出現意識與肢體脫節的怪異癥狀。
石菖蒲,味辛、苦,性溫,歸心、胃經,是化痰開竅的“破障利器”。它既能化濕化痰,又能醒神益智,像一把鑰匙打開被痰濕鎖住的“腦竅”。
配合遠志、郁金,可有效緩解**睡癱、幻覺、記憶模糊**等痰迷心竅之癥。
三藥聯用,標本兼治
蒼術(掃濕濁)+淫羊藿(燃腎陽)+石菖蒲(開腦竅)
針對病機:脾虛→腎虛→痰瘀,層層深入,阻斷病情惡化
適用癥狀:白天秒睡、情緒性猝倒、睡癱幻覺、頭昏身重
大家有任何睡病方面的問題,都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預約李慧英醫生看診,她會結合大家具體癥狀來辯證調理,相信也會有不錯的結果。
李慧英預約:172-0032-9760(同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