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0日訊 近年來,東營市東營區緊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以技術創新為引領、應用場景為驅動、政策支持為保障,加快布局無人機及低空經濟全產業鏈,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山東廣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正對剛上線的無人機進行飛行測試。據了解,此次上線的系統由智能無人機機庫替代手持式地面站,真正做到了全域覆蓋全業務場景、全流程智能、全天候運轉,提高各類無人機巡檢場景的使用效率。
“目前,我們項目部署的自動巡檢機庫能夠滿足半徑15km的巡檢作業,我們在油區部署的自動機場,每架機場能夠給油區每天完成40余公里的管線巡檢,以及35個井場的精細化巡檢,包括一些重點區域的重點布防、重點巡查等。”山東廣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無人機技術負責人宋云飛告訴記者。
作為東營市東營區數字產業的創新標桿,在推動無人機產業發展的同時,廣域科技與東營職業學院共同成立無人機產業學院,打造集專業教學、技能培訓、科研創新、實訓實踐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才培養平臺。截至目前,已構建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的6大自主核心平臺,形成5大技術系列、24 個門類的 120 多種產品,并成功入選“2025低空經濟典型案例”。
“我們通過設計研發集自動飛行、自動充電、自動上傳數據等功能的無人機智能機庫,在需求密集的區域部署,實現無人值守的無人機巡檢作業模式。依托智能機庫領域積累的經驗,我們下一步將實現低空物流配送、城市安防巡查、應急救援支持等場景,為低空經濟規模化發展注入創新勢能。”山東廣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無人機事業部副總經理王子卿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東營市東營區圍繞石油、化工等特色優勢產業與民生需求,積極拓展物流配送、城市管理、旅游觀光、應急救援等低空經濟典型應用場景,加快通用機場、無人機起降點等關鍵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為東營區低空經濟發展拓展空間、創造環境。
閃電新聞記者 陳海濤 宋瑞星 東營區融媒體中心 范烜銘 張猛 東營市東營區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