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齡剛起兵那會兒,可謂是勢如破竹。11月26日拿下秦皇島,27日攻破山海關,29日進駐綏中,12月 5日又拿下錦州。錦州戰略地位極其關鍵,距離沈陽不過 200 多公里,近在咫尺。那郭松齡究竟為何失敗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李景林的背叛,對郭松齡來說是沉重一擊。郭松齡起兵倉促,11月還不算太冷,可12月的東北天寒地凍,又降下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暴雪,士兵們凍得瑟瑟發抖,戰斗力大打折扣。而本應是盟友的李景林,卻在背后捅刀子。李景林本就和郭松齡不是一路人,他武藝高強,自幼學燕青拳,還去武當山學過劍法,有“武當劍仙”之稱。此前他與馮玉祥、郭松齡組成反奉同盟,但簽協議時,因家人都在沈陽,擔心家人安危沒簽字。即便如此,郭松齡還指望戰斗打響后他能在后方支援,李景林當時也答應了,可真到實戰,他全食言了,彈藥、物資、棉衣一概不提供。在冰天雪地的東北作戰,保暖對士兵戰斗力太重要了。
李景林背叛,除了自身立場搖擺,還有外部因素。當時馮玉祥覬覦李景林的河北地區,經郭松齡勸說才暫時放棄。可郭松齡一走,馮玉祥就進軍河北,這讓李景林極為憤怒,覺得郭松齡等人不仁在先。同時,李景林母親打電話勸他,張作霖對李家恩重如山,要他站穩立場。在這些因素作用下,李景林最終背叛同盟。而且,郭松齡一些不愿與張作霖作戰的部下被安置在李景林處,李景林一倒戈,就把這些人全放了,還切斷對郭松齡部隊的物資供應。
二是日本的干涉,也是郭松齡失敗的重要原因。郭松齡從日本回國就發動反奉行動,據日本《滿鐵調查部內部資料》記載,他在日本時拜托富二代駒井德三,希望張作霖隱退,在東北建立獨立政權,還為此籌措4000萬元經費。駒井德三問若引薦日本高官促成此事,郭松齡能否解決東北與日本在滿蒙和鐵路問題上的懸案,郭松齡承諾一定解決。于是駒井德三為他介紹日本總參謀部第一課長小磯國昭,小磯國昭表示日本會保持中立。但小磯國昭級別低,郭松齡又找到日本陸軍大臣宇垣一成,宇垣一成同樣承諾中立。得到這些承諾后,郭松齡才決定回國反奉。值得一提的是,宇垣一成是九一八事變幕后策劃者之一,小磯國昭日后成了甲級戰犯。
起初日本保持中立,想兩邊押寶,誰給利益多就支持誰。郭松齡部隊打到錦州時,張作霖意識到局勢危急,為換取日本支持,對關東軍條件幾乎有求必應。日本覺得支持張作霖更有利,畢竟是老客戶,雙方長期有利益往來。郭松齡曾痛斥張作霖為賣國賊,這讓日本駐奉天總領事吉田茂不滿,他覺得郭松齡上臺后可能不像張作霖那樣輕易滿足日本利益訴求。此外,日本關東軍與郭松齡多次談判都沒達成一致。關東軍條件苛刻,要求郭松齡承認張作霖與日本簽的所有條約,保護日本在滿洲權益,還要求擴展關東州界限到遼陽縣。郭松齡拒絕了,一方面他覺得自己優勢在握,快攻入奉天了沒必要談;另一方面,這些條件太屈辱,答應了會比張作霖還遭人唾棄。
12月15日,日本陸軍大臣下達第102號緊急電報,打著補充派兵的幌子,往滿洲增派兵力。從朝鮮火急火燎調來了步兵兩個大隊、野炮兩個中隊,還從第二師團抽調出一個混成旅,總共2500人,明目張膽地給張作霖撐腰。
就在同一天,郭松齡與張作霖決戰的前夕,關東軍總司令白川義則也來插一腳,發布命令禁止郭張兩軍在距南滿鐵路附屬區域及鐵路終點站20華里以內作戰,還把以營口為中心,包括大石橋、遼陽、奉天、撫順、鐵嶺、開原、長春等南滿沿線的重點地段,都劃成了禁止武裝軍隊進入的區域。18日,日本關東軍又偷偷下達密令,要是遼河戰局對奉天軍不利,郭松齡的部隊就得在鐵路以西 30 華里之外停止攻擊;要是郭軍進入20華里范圍內,那就馬上解除他們的武裝。這一連串動作,明擺著是在偏袒張作霖,直接把郭松齡的軍事行動給限制得死死的。
三是郭松齡在軍事指揮上的輕敵。巨流河決戰前夕,郭松齡在專車上召集軍事會議,商量作戰方案。當時多數將領都建議避開日本控制的南滿鐵路區域,采用兩翼包抄的戰術。可郭松齡壓根沒把張作霖的軍隊放在眼里,覺得那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根本沒必要分兵進擊。拿定主意后,他居然還能在火炕上安安穩穩地睡著。
戰斗一打響,張學良率領的中路軍一開始確實受挫了,但郭松齡就一門心思窮追不舍。結果等郭軍全進了新民屯,張作霖預先埋伏好的部隊突然殺出來,吳俊生的第一騎兵隊也從后方包抄過來,郭軍一下子就陷入了腹背受敵的絕境。雖說戰術上的失誤是郭松齡失敗的一個因素,但這還不算主要原因。
再就是郭松齡造反這事,行動太急,事先也沒跟部下好好溝通,搞得大家都稀里糊涂的。好多團長以上的軍官都不贊成反奉,像鄒作華也是迫于壓力才勉強答應。上頭的軍官都這樣,下面的士兵就更摸不著頭腦了。到了戰場上,兩軍對壘,炮兵通過觀測器一看,對面全是自己人,沒辦法只能往天上打炮。
郭松齡一開始打出“反貪不反張”的旗號,說是要扶持張學良上位,清除張作霖身邊的腐敗勢力。士兵們原本都以為是在幫少帥,可到了巨流河,發現對面正是張學良。張學良這邊也沒閑著,一方面派飛機去散發傳單,另一方面通過關東軍內線打電話,想法子策反郭松齡的部下。張學良平時對部下那是關懷備至,在士兵們心里威望可高了。這一來,鄒作華最后下令停止戰斗,還發電報給張學良說:“茂臣出走了,部下放下武器,請軍團長放心。” 就這么著,郭松齡的第一軍被分割包圍后投降,第二軍拼死抵抗到最后彈盡糧絕也只能投降,第四軍邊打邊退,在溝幫子被包圍后也乖乖投降。郭松齡這場反奉行動,就這么徹底失敗了。
最后,有個問題挺值得琢磨,你覺得要是郭松齡反奉系成功了,他真會像自己說的那樣,把東北讓給張學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