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林黛玉坐著青綢小轎踏入榮國府時,賈母摟著外孫女哭得肝腸寸斷??扇糇屑毲颇寝I子,轎簾用的是蘇州宋錦,轎頂鑲著整塊和田玉雕的蓮花,抬轎的四個壯漢腰間掛的荷包鼓鼓囊囊。這排場哪里像投親的孤女?分明是低調炫富的江南首富千金!
林如海這個巡鹽御史,放在今天相當于中石油+煙草局+海關總署的三料大佬?!都t樓夢》第二回冷子興說得輕巧:"這林如海乃是前科探花,今已升蘭臺寺大夫,欽點出為巡鹽御史。"短短二十三個字,藏著潑天富貴。
清代巡鹽御史年俸不過百兩,但灰色收入能達百萬兩。曹雪芹祖父曹寅任江寧織造時,就因兼管鹽務被康熙罵"錢糧賬目不清"。林黛玉進賈府時不過六歲,卻帶著教書先生、奶娘、丫鬟全套班子,這等手筆連賈家三春都自嘆不如。
再看榮國府:王熙鳳典當嫁妝維持體面,賈璉偷娶尤二姐還要找鴛鴦借當。第五十三回烏進孝交租,寧國府田莊年收成折銀2500兩,而單是貴妃省親就花了五萬兩。這好比月薪三千的打工人,非要貸款買百萬豪車充門面。
最諷刺的是賈母珍藏的"慧紋"瓔珞,蘇州工匠十年才織成一幅,市價三千兩。而林黛玉初進賈府,隨手送三春的見面禮就是"每人一支嵌珠金鳳釵",按清代物價,這三支釵子夠劉姥姥一家吃二十年!
林如海的"SSR級"政治資本
科舉探花+蘭臺寺大夫+巡鹽御史,林如海簡直是官場"氪金玩家"。蘭臺寺大夫相當于中紀委領導,巡鹽御史更是直接向皇帝匯報的"欽差"。這配置放在今天,就是清北學霸+中央巡視組組長+央企董事長的夢幻組合。
反觀賈家:賈赦襲著一等將軍虛銜,賈政從五品工部員外郎二十年沒挪窩。最爭氣的賈元春,也不過是皇帝三宮六院里的小透明。林如海要是活著,見著親家估計得說:"親家公,您這工部辦公室的椅子,還沒我家門房的值錢呢!"
致命聯姻鏈斷裂
賈敏下嫁林如海,堪稱賈府最成功的風投。古代婚姻講究"郎才女貌",林家要的是賈敏的國公府門第,賈家圖的是林如海的實權位置。可惜賈敏早亡,林如海病逝,這條黃金人脈直接斷線。要不然,林如海隨便在鹽商里說句話,夠賈家修十個大觀園!
林家書房里的"核武器"
第三回黛玉進府,眾人問她讀什么書,答:"剛念了《四書》。"后來見賈母說"姊妹們不過認得幾個字",馬上改口說"不曾讀書"。這波操作,相當于哈佛博士面對文盲親戚,謙虛地說:"我就認識26個字母。"
再看林如海給女兒請的家庭教師賈雨村,雖然人品堪憂,但人家正經兩榜進士出身。對比賈府私塾,賈代儒教《詩經》只會讓寶玉臨字帖,香菱學詩還得偷看黛玉筆記。要是林如海開直播講《論語》,賈政估計要帶著寶玉連夜刷火箭拜師。
詩詞界的"滿級大佬"
元妃省親時,黛玉替寶玉寫《杏簾在望》,輕輕松松拿個滿分作文。反觀賈寶玉,寫個"綠玉春猶卷"還要被寶釵提醒避諱。大觀園起詩社,黛玉的《詠白海棠》把眾人驚得"都說這首為上",湘云直接認輸:"我們天天說社里必得黛玉壓卷。"這文化差距,好比專業隊打業余賽。
假如林如海還在:寶黛姻緣的十種打開方式
場景一
賈母:"老親家,您看這兩個玉兒..."
林如海:"老太太,小女最近在準備女科考試(清代無女科,此處為戲說),婚事過幾年再說。"
場景二
王夫人:"黛玉身子弱,恐難生養。"
林如海:"無妨,我林家八房叔伯都等著過繼子嗣。"
場景三
賈政:"犬子雖不才,倒還喜歡讀書。"
林如海:"聽聞貴公子《孟子》還沒讀完?這是小女五歲時的功課。"
場景十
林如海臨終托孤:"玉兒就拜托..."
賈母:"親家放心!"
林如海:"我是說拜托張太醫,他答應收玉兒當關門弟子。"
當我們笑談"寶玉配不上黛玉"時,其實在討論一個永恒命題:精神門第遠比世俗門第重要。林家代表的清流文脈,與賈家象征的勛貴特權,在封建社會的天平上本就不對等。
更諷刺的是,賈府眾人守著金玉其外的爵位,卻看不懂林黛玉隨手寫的詩稿;捧著林如海留下的政治遺產,卻把真金白銀換成紙糊的大觀園。這場"錯配"的姻緣,早在大廈將傾前就寫好了判詞: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原來曹公早在開篇就提醒我們,別被表面的烈火烹油騙了,真正值錢的,永遠是書架上的詩稿和骨子里的清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