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跨界經營葡萄酒是常有的事,國外許多奢侈品巨頭都擁有自己的酒莊或者葡萄酒品牌,這種情況在國內也時有發生,比如高端白酒茅臺擁有葡萄酒品牌,也曾在波爾多擁有一家中級莊。
同樣高端的香煙品牌“中華”近兩年也推出了自己的葡萄酒品牌“中華紅酒”。但是有趣的是,中華紅酒的招商推文走得是“爽文”風格,硬生生把葡萄酒行業描繪成了小樂不認識的模樣。
文章一開頭便起了高調,具體寫道:“近年來,國產葡萄酒品牌中華紅酒頻頻傳來市場捷報,不僅銷量持續攀升,更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中國紅酒標桿'的品牌形象。與此同時,進口紅酒品牌在中國市場持續低迷,部分知名進口品牌甚至選擇退市,這為國產紅酒品牌的崛起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要知道國產精品酒確實在進步,但似乎還沒到與進口酒此消彼長的地步。
在這篇推文中,經銷商也紛紛逆勢而行。文章提到,通過中華紅酒的“一對一幫扶鋪貨”策略,經銷商紛紛追加訂單,“提前打款訂貨,蓄力把握中秋、國慶、元旦三大銷售旺季”,而且“超三成經銷商在半年內就超額完成全年銷售任務”。
在小樂的認知里,近幾年由于大環境不佳,庫存滯銷,采購謹慎是酒商們較為廣泛的心態,包括一些流量品牌都主動修改招商政策,放低身段,讓客戶可以“更輕松的進貨”。而中華紅酒的經銷商的做法,屬實超出了小樂對行業大環境的認知。
“中華紅酒”是何許酒也?相信幾乎每一個中國人只要一旦看到它的logo,就不會覺得陌生。這個“中華”與大名鼎鼎的高端香煙品牌“中華”的字體如出一轍。
從圖片可見,中華紅酒無論從產品還是包裝,都采用了與中華香煙一脈相承的朱紅色鋪底,配以燙金"中華"酒標,據稱靈感源自紫禁城的尊貴莊嚴與金色琉璃瓦交相輝映,為中華紅酒帶來了文化加持。而“可以追溯到1950年,后來成為新中國第一支國宴用酒”則展現了年代感與尊貴血統。
“爽文”還介紹,中華紅酒的核心產品為數字系列,包含中華1972、中華金典,價格在100-300元區間。這在葡萄酒行業中屬于入門級到腰部的價位帶,這與中華香煙的高端定位不相符。
在市場上,一些其他行業的奢侈品牌跨界進入葡萄酒領域并不少見,LVMH、Richemont、Kering集團都涉足了葡萄酒業務,但他們一般是通過收購或者自建的方式建立酒莊,酒莊的運營相對獨立,但品牌運營的內核、高端的定位與奢侈品集團本身一脈相承。譬如在中國市場擁有非常好口碑的酩悅香檳、云霧之灣的白葡萄酒,皆是如此。
然而中華紅酒卻走了一條頗不相同的道路。從小樂掌握的信息來看,中華紅酒的品牌字體雖然與中華香煙是如假包換的一模一樣,但這兩個產品之間,似乎沒有太多實質性的關聯。
“爽文”介紹到,中華紅酒隸屬于北京龍徽釀酒有限公司,來自河北懷涿葡萄酒產區,2022年起由中豐投資控股(廣東)有限公司擔任全國獨家總經銷商。按照小樂的理解,這或許就是中豐投資找到龍徽釀酒OEM了一個葡萄酒品牌。
至于中豐投資和龍徽釀酒如何拿到中華的商標使用權,小樂沒有查到更多信息。但卻意外發現市面上除了有中華紅酒,還有中華白酒。
相同的是,三者的logo都一樣。不同的是,中華白酒的運營商是北京一輕與北京首都酒業。小樂猜測中華香煙可能在把中華品牌授權給不同的企業,以這種方式來實現跨界。
對于中華紅酒的營銷模式,一名熟悉國產葡萄酒產業的資深酒商指出,利用中華這個IP沒有問題,這是一個在中國非常著名的IP,因此運營商在使用過程當中,一定要與中華本身的品牌屬性產生互動。
比如,這是中國的高端葡萄酒、是中國的一個重要的產區、很中國風的口感等等,應該要有一個高端的調性。
“相反,如果不能打通中華和葡萄酒之間的關系,或者是能夠形成一套自圓其說的理論,這個推廣就可能是一個很牽強的一個推廣,完全就是借助中華這個知名度,或者在消耗這個IP的屬性。”這位酒商如是說。
由于龍徽本身也是一個有一定歷史積淀的葡萄酒品牌,酒商可以將它與中華之劍的關系描述得更清晰一點,包括國宴用酒的定位,是在重要宴會上有過出現,也可以講得更清晰,這對夯實中華紅酒的品牌定位的消費場景都有幫助。
文中部分圖片源自中華紅酒官微
LOOKVIN ARTICAL
往期內容回顧
美國的“關稅大棒”之下...
春季的小長假...
突發!ASC正式回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