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應急指揮中心嗎?我這里是縣氣象局,根據氣象監測,五強溪鎮境內突然發生強降雨……”4月10日,一場模擬極端天氣的2025年度防汛總動員暨山洪地質災害防御應急演練在湖南沅陵縣五強溪鎮麻伊伏社區拉開帷幕。
各應急單位參與山洪地質災害防御應急演練。單位供圖
作為湖南省縣域面積最大的縣,沅陵境內水系縱橫,溪河密布,擁有大小溪河911條,117座水庫,240平方公里廣闊水域,防汛抗災始終是這座山水之城的“生命課題”。面對極端天氣頻發的嚴峻形勢,沅陵以實戰演練錘煉應急能力,為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交出硬核答卷。
山水之間,防汛是一場“生命保衛戰”
如何實現“防在未然、避在及時、搶在關鍵”?沅陵的答案是:以練備戰,科技賦能,織密“三防”安全網。
此次演練緊扣省委防汛“十防”要求,模擬五強溪鎮突遭極端強降雨,通過“五強溪鎮人民政府啟動應急預案、人員轉移與搜救、工程防御、公共服務應急處置”四大實戰環節,全鏈條檢驗應急體系。氣象、水文部門滾動發布“6小時預報、3小時預警”,應急、消防、公安與村“兩委”聯動出擊,網格員逐戶敲門引導轉移;臨時安置點內,醫護檢查老弱群體,后勤發放食品物資;抽水泵站實時監測水位,閘門精準攔洪……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保衛戰”在雨中高效推進。
網格員演練引導轉移群眾。單位供圖
科技突圍,預警叫應“一鍵到戶”
“以前發預警靠喇叭喊、挨家跑,現在系統一響,全村都能聽見!”演練中亮相的“山洪地質災害入戶型預警叫應系統”引發關注。該平臺通過“網格+技防”實現預警信息“一呼百應、一鍵發送、精準叫應”,村民同步接收避險指令,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由專人上門對接。針對可能發生的次生災害,演練還設置警戒線并管制主干道,對執意返家群眾采取“勸導+強制”雙軌處置,確保避險無死角。
四級聯動,鍛造防災“銅墻鐵壁”
近年來,沅陵縣委、縣政府把山洪地質災害防御工作作為“生命工程”來抓,大力推進“工防+技防+人防”建設。著力加強山洪災害防御工程項目建設和地質災害隱患處置,構建了防汛“縣包鄉、鄉包村、村包組、組包點(戶)”的四級聯動責任機制,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防災責任體系。
沅陵縣防洪度汛誓師大會。單位供圖
演練結束后,沅陵縣召開防洪度汛誓師大會,明確將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持續完善預案、排查隱患、強化保障。山水之間的沅陵,正以科學防御與全民動員,在風雨中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堤壩。(瞿云 張貝 歐文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