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市觀察員
凌晨三點的杭州西站燈火通明,132張可躺式座椅見證著城市的溫度。當昆明池公園的鐵欄桿登上熱搜,我們突然讀懂:真正有安全感的城市,從不怕流浪者停留。
同濟大學《城市公共空間研究報告》顯示,北上廣深每年清理街頭露宿者超20萬人次,而杭州火車站連續三年設置免費過夜區,接待量年均增長47%。當某地市政工人給橋洞澆筑水泥錐時,西湖邊的24小時圖書館正為外賣員提供熱水。
昆山某社區公園的監控畫面刺痛人心:長椅被焊上鐵柵欄,保安驅趕露宿者的呵斥聲回蕩在夜空。這與杭州東站「旅客服務中心」形成鮮明對比——那里存放著農民工的鋪蓋卷,值班員會悄悄給帶孩子的大姐多塞個面包。
東京新宿的膠囊旅館啟示錄:89%的短期滯留者最終成為城市建設者。首爾清溪川的夜間收容所,讓流浪漢轉化就業率提升至63%。城市治理的終極課題,從來不是如何驅逐「不體面」,而是怎樣讓每個生命都有尊嚴。
當臨沂扶老人被訛事件沖上熱搜,我們是否正在失去最珍貴的信任?那些連夜清除橋洞被褥的市政車,可曾想過寒夜里該去哪找38.5℃的體溫?
真正的文明城市從不需要創建標語,它會在深秋給環衛工發放發熱鞋墊,在暴雨天開放政府大樓衛生間。這樣的城市,你會害怕它被「黑」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