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飲食因素對胃部健康尤為重要,如果長期吃錯食物,患胃病的幾率會大大增加。中國人壽壽險天津市分公司和您一起來了解胃最怕的飲食習慣有哪些。
1.高鹽食物
鹽攝入過高會刺激胃黏膜,可能會導致胃壁細胞脫落。而壁細胞是保護胃部健康的屏障,一旦被破壞就會增加罹患胃炎的風險,嚴重還可能導致胃癌。
建議:飲食中要控制好鹽的攝入量,每人每天最好控制在5克之內,也就不到1啤酒瓶蓋的量(帶膠墊),同時也要注意少吃腌菜、泡菜、火腿、香腸、培根等鹽含量較高的食物。有數據顯示,常吃腌制食品的人群胃癌發生風險增加2.21倍。
2.高糖食物
有研究提到,經常吃高糖食物不僅容易誘發齲齒,還會增加患胃病的風險。有些甜食中的相關成分比如阿斯巴甜、蔗糖素和糖精不僅會破壞腸道免疫平衡,使腸屏障功能受損,而且會打破腸道微生物群的平衡。另外,高糖食物吃得多也可能與功能性消化不良有關。
建議:每天糖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不超過25克,在家做菜盡量少放或不放添加糖。購買食物時注意看包裝,多選不含添加糖的食物,如果配料表有白砂糖、冰糖、紅糖、黑糖、蔗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漿、玉米糖漿、果葡糖漿、蜂蜜等,盡量少食用。
3.吸煙飲酒
吸煙和飲酒都對健康危害很大,二者都可誘發胃食管反流病。吸煙可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肌張力,減少唾液分泌,而飲酒會影響食管的同步收縮效率,顯著降低下食管括約肌壓力,并能夠促進胃酸的分泌,影響其蠕動功能,導致胃和食管功能衰退,引發胃食管反流病。
并且,長期吸煙飲酒與胃癌的發生有關。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吸煙會增加胃癌發病風險,這是因為香煙的煙霧中含有多種致癌物,會誘發胃癌;酒精可刺激胃腸道,導致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引起胃黏膜損傷與出血,同時對肝臟、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傷,特別是高度酒危害更大。
建議:戒煙限酒!最好不飲酒,如果實在要喝,成年人每天的酒精攝入量要控制在不超過15克。
4.飲食不衛生
飲食不注意衛生,可能會感染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癌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會導致腹痛、噯氣、上腹脹、反酸等癥狀。
建議:餐前便后要認真洗手,注意衛生,保持清潔;日常定期給餐具進行消毒,進餐實施分餐制,并使用公筷公勺,這是預防幽門螺桿菌傳播的有效手段。另外,建議定期體檢,如果發現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要及時治療。
5.某些藥物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也會傷害胃黏膜,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建議:服用藥物之前要先咨詢醫生,充分了解其副作用,并看好說明書。
內容來源:央視新聞
(醫療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健康知識科普及參考使用并不代表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能替代執業醫師診斷,不代表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