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成都4月11日電 (劉忠俊 李威)“輸電線路運行正常,線路走廊未發現火情。”4月11日,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的國網四川超高壓公司西昌運維分部集控室內,輸電線路巡視值班員張航利用可視化智能巡檢系統,快速查看轄區輸電線路監控圖像,逐一核查告警信息。
涼山州境內一處山上,巡檢人員利用無人機在10千伏寧景二線進行激光點云建模。施少府 攝
據了解,四川電網目前共有穿越林區的輸配電線路4.3萬余公里,且部分林區地形復雜、氣候惡劣,輸配電線路防山火工作點多面廣、任務繁重。對此,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加大科技創新應用,綜合采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巡護、地面傳感等手段采集數據,逐步構建起一條“空天地”一體化的“數字防火走廊”。
在阿壩州高海拔林牧區,當地供電公司巡檢人員利用無人機搭載激光點云技術開展輸電線路巡檢。這項“黑科技”,以每秒24萬次的頻次對高原輸電線路進行“全息掃描”,實時生成三維點云模型,相當于把整條輸配電通道繪制成“數字地圖”。同時,設備還能利用AI算法自動標記導線弧垂偏差、安全距離不足等隱患,單日僅需2人至3人即可完成40基桿塔至50基桿塔的精細化掃描,巡檢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75%。
阿壩州電力巡查人員利用無人機對10千伏觀嘎線開展防山火巡視檢查。廖斌 攝
而在涼山州木里縣,電力運維人員操控無人機對穿越原始森林的線路開展立體巡檢,搭載紅外熱成像儀的無人機僅用40分鐘就完成傳統人工6小時的巡檢任務,精準識別出3處設備潛在安全隱患。截至目前,國網木里縣供電公司已累計部署1900套在線測風裝置,實時采集微氣象數據,并運用智能融合終端,實現重點區段24小時監控。同時,組建了12支無人機巡檢分隊,定期開展輸配電通道飛巡。
除智能巡檢防山火外,針對大風極端天氣等特殊情況的線路避險轉供,各項“黑科技”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涼山州鹽源縣,工作人員借助智能斷路器,用時不到5分鐘便完成10千伏金河線大風極端天氣緊急轉供操作,防山火響應時間成功縮短至分鐘級。在甘孜州雅江縣米龍村,針對無法轉供電區域,供電部門通過在臺區安裝屋頂光伏陣列和分布式儲能設備,建立防山火保供臺區,搭建起“光伏發電+儲能”微電網,解決偏遠地區山火防控緊急避險期間的供電問題。
電力工人對眉山10千伏柳晏線改造,解決森林防火隱患。王鴻飛 攝
2025年以來,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大力推進輸電通道建模及精細化飛巡,接入可視化監測裝置7萬余套,“數字防火走廊”基本構建完成,輸配電線路山火防控工作成效顯著。下一步,還將逐步推廣防山火微電網系統,在四川省3000余個臺區開展光伏儲能一體化保供應用,助力“林電共安”,保障電力可靠供應。(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