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紅、黃三原色與彝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民俗文化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無論是在遠古時代的昨天,還是 21世紀的今天 ,彝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 ,在我國古代五行色彩 — —— 青、赤、白、黑、黃的基礎上 ,以豐富的想象力、卓越的創造力 ,根據地域環境及民族特征 ,創造出屬于自己民族色彩的黑、紅、黃三原色。他們將三原色與不同的圖案紋樣巧妙搭配 ,做成精美而又實用的服飾、 精湛美觀的漆器生活用品以及氣勢恢宏的土司建筑??并且在長期的歷史積淀中 ,黑、紅、 黃三色成了彝族這個群體相互認同的、最敏感的、并能產生共鳴的色彩語言符號和信息聯系的紐帶。
圖片
三原色與彝族服飾。彝族人民以聰明的智慧 ,用黑、紅、 黃三原色與不同的圖案紋樣 ,縫制成上百種不同款式的服飾 ,有盛裝、常裝之分 ,還有婚服、喪服、祭司服、戰服等各種專用服飾。他們不僅能用色彩、紋樣、款式反映出著裝人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況 , 而且還能讓人從服裝穿戴上識別出不同的方言區。在彝族服飾中 ,有男女老幼都非常喜歡的外套 ——擦爾瓦與披氈。擦爾瓦、披氈是用羊毛搟制成氈或用羊毛捻制的粗毛絨線 ,織成毛料布縫制而成。披氈厚實寬大 ,可圍裹住全身 ,也可做墊座, 晴可遮日 ,雨可避水 ,日作披風 ,夜為被蓋 ,被視為四季不離身的基本衣物。擦爾瓦與披氈相比 ,具有一定裝飾性 ,類似披風 ,形似斗篷 ,長至膝蓋之下 ,下端飾有長穗流蘇。在彝族服飾中 ,男裝有大褲腳、中褲腳、 小褲腳三大款 ,大褲腳的褲腳寬可達 1.7米以上 ,小褲腳寬僅 4寸。彝族男裝上衣短 ,不過臍 ,小而貼身 ,多為素黑 ,袖口、腳邊裝飾著花紋 ,并以排列密集的長袢扣為特色 ;彝族女裝分為襯衣、罩衣外套、坎肩、百褶裙四大類。有像晚清時期衣長齊膝、袖口寬大齊腕、領高齊耳垂的罩衣 ,有袖口窄小、里為紅布、短小緊身美觀的上衣 ,還有底邊鑲著一圈白色兔毛的外套坎肩。她們喜于在上衣右衽大襟、肩、袖口、領口等處滾花 ,并用精美的盤扣做裝點。在彝族女裝中 ,最古老的、最傳統的、最有代表性和最美的要數下裝“百褶裙”,裙皺褶周長達 200厘米,形狀如喇叭花,裙長及地,下擺向四周散開,女子行走時 ,裙擺飄逸四散 ,色彩晃動 ,體態顯得修長優美 ,猶如翩翩起舞的蝴蝶。彝族服飾無論是男裝、女裝還是擦爾瓦、披氈 ,其顏色都是以黑色、藍色、青色為底色,但常用紅、黃、綠、粉等顏色搭配 ,服飾色彩對比強烈,節奏分明,展現出彝族男子像大山一樣的偉岸、深沉和凝重 ,又突出了彝族女子的嬌媚、多姿、高貴和典雅。
圖片
三原色與彝族漆器。彝族漆器是中國傳統的少數民族工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我國民族漆器文化藝術中十分引人注目。彝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以聰明的智慧 ,創造出以黑、紅、黃為主體的、獨特的、豐富多彩的而且非常實用的漆器工藝品。到了清代 ,彝族已有了精美的髹漆技藝 ,現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館的“皮胎漆葫蘆”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正如國內外知名的彝學學者、 新中國第一位彝族教授劉堯漢所說,“彝族漆器”是彝族人民歷史、文化、生活的積淀 ,是彝族文化寶庫中一顆晶瑩的明珠,它對研究人類學、民族學以及其它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 ,有著很高的參考價值。彝族人常用的傳統漆器器皿主要有20多種 ,可分為酒具、餐具、馬具、兵器及其它用具等。彝族人在制作漆器器皿時,一般以黑色作為底色,用紅色、黃色在器皿中畫出各類來源于大自然、來自生活的圖案花紋 ,三色錯綜間隔使用 ,巧妙搭配,無過渡色和混合色 ,使紋樣繁雜而有序、活潑而細致,莊重古樸而又剛勁豪放。彝族人民以其豐富的內涵和深層的積淀 ,嫻熟運用襯托法、點綴法、呼應法、分塊法、緩沖法、銜接法等 ,在色彩里“把歷史、現實和理想 ,把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完美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融為一體,編織他們神秘的夢幻世界”。由此 ,我們看到了彝族人民用色彩所撰寫的民族的悠久歷史,剖析解讀出彝族人民不能用文字記載的那微妙而神奇的隱密。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這樣說,色彩是源自心靈的生命意象 ,是和人的生死一脈相連的符號隱喻,也是一個族群在大自然中凝聚、延續、傳承下去的希望與祈愿的象征。那么彝族為什么如此喜歡黑、紅、黃這三種顏色呢?讓我們先翻開那褶皺發黃的歷史書籍 ,去尋找查看彝族的祖先是怎樣看待和記載三原色的?!段髂弦椭?》和彝族四大史詩:《勒俄特依 》《阿細的先基 》《梅葛 》《查姆 》等歷史典籍記載 ,彝族精美的髹漆技藝和如今已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館的被現代許多歷史學、文學、經濟學及美學專家稱為社會藝術活化石的彝族服飾 ,以及2003年由云南大學張 德純教授收集、搶救、整理的 454幅《彝族古代畢摩繪畫 》等,從這些歷史遺留的彝族民間藝術作品中 ,我們了解到在遠古時代 ,彝族人就崇尚黑、紅、黃這三種色彩了。在他們心中 ,只有這三種顏色才是最美麗的色彩,用這特殊的三原色通過巧妙地搭配 ,才能構成完美和諧的因素 ,才能形成象征彝族色彩標志的符號。
圖片
彝族黑、紅、黃三原色的符號表征彝族在日常生活及宗教習俗中 ,所穿的傳統服飾、所用的木質漆器酒具、餐具 ,居住的房屋、 佩戴的飾品、裝飾用的圖案紋樣 ,以及流傳在他們口中常說的諺語、民間故事等,彝族人民已用他們喜愛的色彩符號黑、紅、黃三原色 ,記錄下彝族不同時期的文化歷史,直觀地反映出彝族先民不同時期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其理想的向往。生活在大山的彝族人民 ,他們飽覽黑色的群山、沃土與茂密的森林 ,看著色彩鮮艷的索瑪花與紅艷艷的蕎麥花 ,沐浴著火辣辣的日光。他們在這特定的環境里 ,尋找著自己獨特的色彩審美坐標 ,通過孕育,創造出屬于本民族具有象征意義標志的色彩藝術世界。在彝族人心理和眼里 ,黑、紅、黃三原色是世上最美麗的色彩 ,它是彝族色彩的根源、色彩的基礎、色彩的靈魂。黑色象征著群山與黑土 ,能給人以莊重肅穆、沉靜高貴、威嚴沉默、剛強堅韌之感。黑色與彝族 的生存息息相關 ,是它伴隨并見證了彝族先民的遷徙和歷史的演繹 ,是它補充和完善了彝族文化。傳說遠古時代彝族先民是黑虎氏族 ,民間史詩《梅葛 》 記載 ,天神在創世之初 ,派了他的 5個兒子去造天 ,天造好之后 ,便用雷電來試天 ,結果天裂開了 ??用什么補天呢 ? 天神認為世界上最威猛的東西是虎 ,于是去降制了虎,然后用虎的一根大骨做撐天柱子 ,天就穩定下來了。又用虎頭做天頭,虎尾做地尾 ,虎鼻做天鼻 ,虎耳做天耳 ,左眼做太陽,右眼做月亮 ,虎須做陽光 ,虎牙做星星 ,虎油做云彩 ,虎氣做霧氣 ,虎心做天心地膽 ,虎肚做大海 ,虎血做海水 ,大腸做成江 ,小腸做成河 ,虎肋 做道路 ,虎皮做地皮 ,硬毛做樹林 ,軟毛做青草 ,細毛做秧苗 ??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世間萬物。由此崇黑尚虎 ,即以黑虎為圖騰 ,并一直保持到現在。另外據彝族文史資料記載 ,彝族崇尚黑色的心理是為了維護部落等級制度的純潔。紅色在彝族人心理和眼里是神圣的色彩 ,是它驅除了黑暗 ,給人們帶來了光明 ,送來了吉祥。為求生存與野獸搏斗,或部落與部落之間的爭戰 ,都會流血 ,生命和血融為一體 ,紅色便被看作是生命之色了。傳說很早以前 ,彝族男子出征前頭上要包紅帕子 , 或是在英雄結上纏上一段紅色的布,腰間配掛著用紅布做的鑲玉片的“英雄帶”,以此表示勇敢、成功的意義。彝族家的女兒出嫁,家人要為她舉行紅線儀式 ,以表示對她的祝福。就連畢摩用以避邪和崇拜祖先用的篾帽上的鷹爪 ,也裹纏著紅布條 ,紅布條越多,表示這畢摩的知識越淵博。在有關彝族歷史的書籍和神話傳說中 ,我們查證到最終能與彝族祖先相見的橋梁便是“火”,人類是由火演變而成的。難怪在彝族民間有著這 樣的諺語 :“生于火塘邊 ,死在火堆上”,“漢族人敬官,彝族人敬火”,從而不難看出彝族人對火的特殊感情。彝族崇火、 敬火 ,這還要從涼山彝族的火把節說起。傳說在遠古時 ,天神恩梯古滋每年都派兇惡的大力士史惹把和到人間征收銀、糧,此神橫行霸道 ,人們對他既恨又怕。此時又出現了一個力大無比的人 ,叫阿曲拉麻 ,他看到了人們的苦難 ,后來為民除了害。他的行為激怒了天神 ,天神招集天兵天將想討伐他 ,但又無人敢與之爭斗 ,無奈之下,只好派大量的害蟲到人間來糟踏、危害人民 ,阿曲拉麻帶領人民點燃火把 ,燒死了害蟲 ,戰勝了天神 ,這天是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為了紀念這個日子,從此彝族人民就把這一天定為“火把節”。如今的“火把節 ”已從彝區走向了世界 ,并被稱為是“東方的狂歡節”。在彝族人眼中 ,黃色象征著陽光。太陽是萬物的生長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的根本 ,它意味著善良和友誼、豐收和富裕,具有共同遵守和永恒不變的道義。自古以來 ,是黃色消散了神和人的對立,是黃色產生了萬物 ,并使萬物得以繁榮茂密 ,使人類得以凈化。在彝區,無論身居何處 ,黃色 裝點美化著彝族人民的生活,他們將黃色運用得淋漓盡致。如在彝族姑娘選美活動中,除要具備身材勻稱豐滿、 挺直端正的鼻梁、薄而小巧的嘴唇、線條優美的眉形、長而上翹的睫毛、細長光滑的脖頸、粗長烏黑的辮子外,在肌膚上還須涂上油菜花般的燦爛亮麗的黃色。有關彝族對黃色的崇尚 ,我們還可追溯到遙遠古代流傳于大、小涼山彝區“支格阿魯射日 ”的神話傳說中。傳說支格阿魯射日后,只剩下了一個獨眼太陽,后來這獨眼太陽便成了主持人間公道的化身,成了彝族先民的崇尚物和申訴冤屈的對象。故此 ,黃色在彝族人心目中便成了太陽的化身,它是代表美麗、光明、富裕、健康和平安的顏色。
每個民族都有表現自己所喜愛的傳統色彩 ,而傳統的色彩觀念的形成是與地域環境、生活習慣、歷史文化、宗教心理密切相關的。黑、紅、黃三原色是彝族先民情感、思想、宗教信仰及審美觀的濃縮、凝聚和積淀 ,“是一種符號和象征是處于純粹狀態中的無聲語言和標志,也是民族性格、心理的折射”,它是彝族文化史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傳承和運用 ,給現代彝族文化帶來了朝氣蓬勃、百花爭艷的局面 ,從而也豐富了彝族文化的內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