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煩人!”凡夫俗子多有此抱怨。抱怨為“嗔”,嗔即五毒之一。人之“貪嗔癡慢疑”,對人生一切有礙,難得舒服,更幸福不了。
人,為啥常多抱怨?人之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不純,就自存“標準”,來衡量社會上的一切行為和事物,常常不稱心如意。原因是“自心”和“我意”就是標準和尺度,一切向我看齊。若不合自己心意,抱怨沖殺出來,評價長短竊議是非,就帶來了不滿與嗔怪,常常忿憤不平。這種情緒是有殺傷力的,輕者影響正常工作與學習效率,影響人際關系,重者傷害身體,長時間泡在這不良情緒中,五臟六腑功能受阻,各種輕重疾病都會產生,影響健康、幸福消失,甚至折人陽壽。危言聳聽嗎?全國醫(yī)保最清楚,醫(yī)療行業(yè)最豐收。這種痛苦人群多在中年與老年。特別是影響“善終”,因為活不成也“走”不了。
你看,一個“五毒”,來“無影去無蹤”,就這么厲害。當然顯性危害(高危人群)多在中老年;而對青少年有無“傷害”?
五毒暗器自傷傷人,危害大無比。影響青少年的正常成長,傷害心靈,引發(fā)精神疾病,甚至可以奪去性命;青少年逆反、叛逆、逃學、輟學,甚至犯罪,自殺自殘,不能說比比皆是,可也真是很多家庭無奈,很多老師無助。有這么厲害嗎?有這么普遍嗎?現在心理咨詢職業(yè)成了旺業(yè)。國家權威心理機構公布的數據更讓社會心寒。
現象很復雜,較正費周折,問題有難度,其實,順自然,循其道,難者也易矣。很簡單:心病用心治。
以心為師唯我獨尊,早識其病根。幼兒出生后,抱在娘懷,冷暖溫飽,直覺意識決定取舍,滿意則笑,違愿則哭,就這一個好壞標準。在不夠科學的家庭文化熏染下,個人意識逐漸強化,若家中聽不得兒哭,見不得兒鬧,唯我獨尊漸以固化成品格,先入為主評價標準漸成觀念與信條。社會行為也“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所以適應新環(huán)境難,階段性轉軌跟不上節(jié)拍,且情緒橫生,人際關系不和,個人與集體、老師與學生、長輩與晚輩格格不入,出現逆反現象,嚴重者走向叛逆。學習成績下降,落伍漸遠,痛苦不堪。
嚴重者還表現在精神上壓抑,情緒上躁狂,格格不入,輟學離家形成反社會人格。由此看來,探討心性品質提升很有價值。
幼教起步引領成長,應宜早勿遲。當然,科學胎教最好不過,有科學家講,母胎21天就有夢境。我們重點探討幼兒如何科學施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庭和諧,孩子不僅僅有定力、親和力,而且有自主成長的動力。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幼兒模仿性極強),“小大人”很有“上進心”;比如過家家,扮演父母角色,甚至指揮家長充當配角;特別是提供平臺,理解別人,尊重長輩,有服從意識,最好設置游戲場景,相互尊重理解,配合意識,團隊合作意識。以家庭為平臺,走向社會公共文化場所,脫離父母而參與集體活動,培育服從與團隊意識與精神。
清掃心地止定靜安,讓海闊魚躍。不合心意,壞情緒隨時隨地會烏煙瘴氣。輕者會郁悶不悅,重者會造成矛盾影響大局。還有暗流涌動形成阻抗,止步倒退。特別是青少年逆反期后果更明顯。
知其因才能破其惡。首先是在現場感下,心平氣和,不急不躁,理性內窺,檢視心地,識別辨認,才能發(fā)現壞情緒一一其實他是拯救你靈魂的朋友。“我錯了”;“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當你對待一切有“都一樣”的寬闊心懷時,不在意得與失,不在意譽與毀,且“感謝你的長期陪伴,我已成熟,請你離我而去,謝謝你”。你若愛他,他會放棄一切離你而去,你若恨他,他會不離不棄、死乞白賴,糾纏到底,讓你耗盡心力,一敗涂地。總之,友好分手是上策;否則,惡魂附體,與你同歸于盡。一句話,“壞情緒”附體時,是來幫你成長的,你若感謝他,你就是成長;你成長了,他就放心而去了。
成長中的青少年,抱唯我獨尊,以我心為師,世人皆醉我獨醒,世事渾濁我獨清,放不下清高,怨天尤人,傷感喪智,害己而不利世。一旦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我行我素,榜樣引領,一榮俱榮,“待在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日誦經典常清靜,輕松無礙守現場。我以我血薦軒轅,突出小樓大廈廣。2025年4月12日(河南安陽 王瑞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