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相關截圖,特別致謝,侵刪。
最近在刷《我的后半生》一直有個疑問,70歲的沈卓然,明明是個“花心大蘿卜”見一個愛一個,可為什么彭玉蘭對他卻是如此執著和癡迷呢?
好不容易熬走了一個,比自己年輕漂亮的護士長,結果又來了個“仙姑”聶娟娟。
好閨蜜寶琴都看不下去了,勸她放棄,找個年輕一點的,可她卻堅定地表示,要公平競爭。
彭玉蘭為什么這么死心眼呢?看到她為了見沈卓然花580元買了新衣服,又抹了口紅,才猛然明白了一切。
失敗的婚姻,讓彭玉蘭對另一伴要求很高
彭玉蘭是寶琴的閨蜜,離婚二十年了,一直沒有再婚。
按說她的條件還不錯,賢淑大方,會煲湯會做家務,身體好會照顧人,家里沒有負擔,放在老年相親市場,是非常搶手的。
為什么沒有再婚,首先要從她上一段失敗的婚姻說起。
在她和寶琴聊天時,講述了年輕時廠里有考會計的名額,可當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丈夫時,卻遭到了強烈反對。
丈夫先是說考會計難,后面又以她的心也想到外面跑為由,對她爆粗手,狠狠扇了她一巴掌。
臉上的巴掌印,一周多才消,至此,彭玉蘭也明白了,和這樣的老“粗人”是無法溝通的。
他不但不支持你的夢想,還阻止你進步,甚至拉著你一起下地獄。
這段失敗的婚姻,一方面讓彭玉蘭對婚姻恐懼,一方面內心又渴望得到尊重與理解的伴侶。
所以,二十年來她一直單身。
她不愿意將就,如果找不到一個能尊重她、理解她、滿足她精神需求的男人,她寧可一個人過。
因為對伴侶的要求過高,不圖錢不圖房,就圖滿足精神需求,這樣的男人本身就可遇而不可求。
沈卓然對彭玉蘭的致命吸引力
因為閨蜜寶琴的關系,彭玉蘭對沈卓然的情況了如指掌。
在文化素養方面,沈卓然是退休文學系教授,學識高、品位雅。
他和聶娟娟明明在一個城市,卻偏偏以最古老的書信來往,借扇傳情。
這種雅趣,彭玉蘭非常的羨慕。
沈卓然不但從來不會爆出口,而且說話溫文爾雅,自帶書卷特質。
這與彭玉蘭的前夫和以往接觸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讓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文化魅力,滿足了她對文化伴侶的向往。
再者,從尊重與理解的層面,沈卓然給予她的尊重,是她在過去婚姻中從未得到的。
當她穿著睡衣在沈卓然家拖地時,對方不但沒有責怪她,而且趕緊回避。
穿著睡衣,在別人家出入,這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啥心思,對方非但沒有見色起意,反而給足她尊重。
這種尊重喚醒了她對美好情感生活的向往,對沈卓然更加著迷了。
最后站在人性的角度,越是費力討好,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珍貴。
視“情敵”聶娟娟為偶像
聶娟娟癌癥復發后,彭玉蘭每天和寶琴一起,變著花樣熬湯送到醫院。
按說,情敵相見格外眼紅,不針鋒相對就算了,干嘛對她那么好呢?
這就是彭玉蘭的善良和可貴之處。
雖然聶娟娟跟沈卓然好,讓她沒有了機會。
但兩人之間相同的品位、學識和精神的共鳴,讓彭玉蘭動容和羨慕。
在還不知道對方有癌癥史時,寶琴說聶娟娟一臉苦相、大夏天披著披風、每餐只吃燒餅。
明顯長得不好、身體不好、日子過得不好。
彭玉蘭非但沒說壞話,反而覺得那一書柜的書,就是她比不來的,只有聶娟娟這樣的學識才配得人沈卓然。
在她看來,聶娟娟非但不是情敵,反而是跟沈卓然一樣,是值得尊重的老師。
另外一點,在發現聶娟娟暈倒后,同為獨居老人,她從對方身上感受到深深的悲鳴。
兒子在國外,一個人居住,十年前癌癥做過切除手術,但對生活一直保持著樂觀向上的態度。
這個人內核該有多強大,所以她對聶娟娟好,一方面是尊重,一方面是悲鳴。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彭玉蘭除了學識沒有那么高,和沈卓然交往的四個女人相比,她是非常好而且合適的伴侶。
和寶琴是閨蜜,知根知底;人品好,家庭沒負擔;不圖房子、票子,只圖對她好;身體好又賢惠,做飯煲湯干家務,樣樣拿得出手。
可惜,事與愿違,有些事、有些人,沒點緣分真的強求不來。
盡管最終未能如愿,但彭玉蘭的善良與執著,還有在追求愛情的道路上,那份純粹與美好讓人心生敬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