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年,明朝與后金政權之間,爆發了激烈的大戰,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寧錦大捷。不得不說,從1619年,雙方開戰以來,明朝軍隊屢戰屢敗,很少出現大兵團作戰的勝利。但是在1627年,皇太極率領8萬多后金軍隊進攻,結果,明朝軍隊取得了著名的寧錦大捷。那么,明朝軍隊到底做了哪些措施,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明朝與后金軍隊之間的反復惡戰。不得不說,后金軍隊以騎兵為主,擁有機動性上的絕對優勢。在野戰能力上,也明顯優于明朝軍隊。1619年,明朝與后金軍隊爆發了著名的薩爾滸大戰。明朝軍隊集結了七八萬軍隊,兵分四路,進攻后金政權。結果,被后金軍隊各個擊破,3路明軍全軍覆沒。薩爾滸大戰,意義重大。
在薩爾滸大戰之前,明朝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能夠主動進攻后金政權。由于在薩爾滸大戰中,明朝損失了幾萬精銳部隊。已經徹底喪失了主動進攻的能力,后金軍隊反而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在薩爾滸大戰之后的2年時間內,后金大汗努爾哈赤,先后攻陷了鐵嶺、開原、撫順等地。此時,明朝軍隊只能固守遼陽、沈陽等幾座堅固的城市。
與后金軍隊野戰,明朝軍隊明顯處于劣勢。但是,明朝擁有比較堅固的城市防御、各種密集的火器。直接進攻明朝重兵防御的城市,后金軍隊明顯能力不足。因此,在沈陽保衛戰、遼陽保衛戰中,后金軍隊先后采用了圍點打援、引誘明軍主力出城等戰術,先后攻陷了沈陽城、遼陽城,整個遼東防線,全面失守,明朝不得不放棄遼東,退守遼西地區。
在沈陽保衛戰期間,后金軍隊采用了圍點打援的戰術。在渾河兩岸,先后圍殲了前來增援的明朝川軍、浙軍精銳。不得不說,圍殲上述明軍精銳,努爾哈赤險些“崩了門牙”。后金軍隊的傷亡也非常大,川軍、浙軍精銳的戰斗力,讓后金將領們印象很深。在遼陽保衛戰中,由于明朝堅守城市,讓后金軍隊無可奈何。最終,后金軍隊采用了詐敗、引誘明軍出城追擊的戰術。
消滅了遼陽城的有生力量,最終,又攻陷了遼陽城。1622年,遼西重鎮廣寧,又被后金軍隊攻陷,此時的明朝,非常被動。不過,明朝在人力物力和資源方面,擁有明顯的優勢。明朝迅速調整了戰略,不再追求速勝、平定遼東,而且開始經營遼西防線。后金軍隊如果進一步南下,進攻明朝,必須通過地理位置至關重要的遼西走廊。
錦州城在遼西走廊的北端,寧遠城在遼西走廊的中間,山海關在遼西走廊的南端。遼西走廊的重要性,大家應該非常清楚。無論是當年的第二次直奉大戰,還是后來的遼沈戰役。扼守遼西走廊,攻克錦州、山海關一線,都是至關重要的戰略部署。明朝也是類似的戰略部署,開始經營遼西防線,在錦州、寧遠、山海關之間,修建了大量的要塞和堡壘。
依靠上述3座大城,充分發揮了城防和火力優勢,讓后金軍隊無可奈何。例如后金大汗努爾哈赤,就是在圍攻寧遠城的過程中,被明朝火器擊傷。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后金政權中,上演了四大貝勒爭位的局面。最終,皇太極繼位,成為了第二代的后金大汗。不得不說,皇太極在戰略布局、借力打力的能力上,遠遠高于努爾哈赤。
一步步對明朝完成了反包圍,不過,這是他在位中后期的事情。皇太極繼位的初期,自己的位置并不穩固。一方面需要建立自己的權威,另一方面需要為努爾哈赤復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1627年,皇太極集結8萬多軍隊,對明朝的遼西防線,發動了全面進攻。在這一過程中,后金軍隊使用了之前屢試不爽的老戰術,引誘明軍主力出城、圍點打援等等。
在錦州城下,后金軍隊屢屢詐敗,試圖引誘錦州城內的明軍出城。但已經“打精了”的明軍,就是不出城,依靠火力、城防優勢,讓后金軍隊一敗再敗。無奈之下,皇太極采用了圍攻錦州的戰法,等待寧遠的明軍派遣援軍,再來一次圍點打援。不料,坐鎮寧遠的袁崇煥,“預判了皇太極的預判”,后金軍隊圍殲明朝援軍的計劃,再次落空。
面對久攻不下的錦州城,皇太極不得不調整戰略,率領大軍奔襲寧遠城下。萬萬沒有想到,后金軍隊在錦州城下的遭遇,在寧遠城下又是重新上演。明軍充分發揮各種火器與城防工事的優勢,后金軍隊一敗再敗。再加上袁崇煥派遣尤世祿、祖大壽等人,率領幾千精銳主力的側后打擊(非常出彩),最終,導致了后金軍隊的全面戰敗。
最終,連續進攻錦州、寧遠24天,毫無希望之下,皇太極率領后金軍隊撤退。明朝取得了1619年薩爾滸慘敗以來,第一次大捷,也被稱為寧錦大捷。關于后金軍隊此戰的損失,沒有記載,估計清朝入關之后進行了刪減。但是,可以從各方面資料反推。在寧錦大捷中,后金軍隊,損失了固山4人,牛錄30余人。
按照袁崇煥自己的描述:“大戰三次三捷;小戰二十五日,無日不戰,且克……諸臣人人敢死。大小數十戰,解圍而去。誠數十年未有之武功也!”后世的學者們,關于后金軍隊的傷亡,也有不同的看法。大體上認為,最少損失了3000多人,最多損失了1萬余人。其實,明朝這一時期的遼西防線,像極了北宋后期的橫山戰略。
不追求大勝,而是采用了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的戰略,積小勝為大勝。同一時期,后金政權還面臨嚴重的自然災害,按照文獻記載:“時國中大饑其一金斗糧價銀八兩。民中有食人肉者……盜賊蜂起,偷竊牛馬,人相慘殺致國中大亂”。奈何,此時的后金大汗是皇太極,戰略布局、隨機應變的能力太強。
關于明清兩朝各方面戰役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