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羅乾波
出品 |波哥看樓市
近日,隨著特朗普關稅戰的深化和震蕩,一個令眾多吃瓜群眾笑噴的事情出現了:
老美沒雞蛋吃了,真是太可憐了。
據悉:
“墨西哥毒販最近改行了,把他們多年構建的走私渠道網拿來走私雞蛋,瘋狂從墨西哥向美國運送雞蛋。
福克斯電視臺甚至拍了個節目,模仿毒梟交易時的場景,只不過把毒品替換成了雞蛋。”
據波哥看樓市觀察,美國一邊打貿易戰,一邊寫信給歐盟等國,說,兄弟們行行好,賣點雞蛋給我好嗎?
可是,這些兄弟們根本沒鳥他,不約而同紛紛提出,想吃雞蛋,先把關稅給我取消再說。
比如,荷蘭養殖戶更說:你先撤銷20%的禽類產品關稅,再來談給不給你蛋。
對此,特朗普一臉懵逼和都快氣哭了。
其中,最搞笑的是——在這次雞蛋的大行情下,墨西哥的毒販們,先知先覺,看到當前美國雞蛋的利潤遠超D品和白粉,紛紛迅速調整產業策略,而爭相跨界干起了走私雞蛋的大活。
眾多的雞蛋們紛紛出現在紐約、墨西哥等黑市,一下子這連雞蛋們也懵了:
我們這么親民,作為人見人愛的小蛋仔,怎么能跟毒梟和黑市扯到一起呢?
這也太蛋疼了吧。
對雞蛋而言:百世英名,毀于一旦啊,太難過了。
對老美來說:大國大略,潰于一“蛋”,臉面無存。
對此,一個問題是:
“蛋荒”這件事,特朗普沒考慮到嗎?
顯然不是。
據央視新聞等眾多媒體報道,美國的雞蛋短缺的問題,事實上,早在2022年美國因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而累計撲殺1.68億只蛋雞以來就快速顯出了,至今的三年間,先前美國還可以過去的貿易模式得以有效支撐,尚能得到一定的補給,沒有那么嚴重。
另外,從本次關稅戰的角度來看,一蛋難求的局面已是三年來的客觀事實,可是特朗普并沒有把這個小蛋放在心上,其次,就是覺得歐盟等國家不會放棄美國這一全球最大消費國的市場,屆時把關稅加上去,將能通過價格而把國外的家禽等阻隔在外,而有效保護好自己的相關養殖業。
畢竟,經過三年的修復,美國境內的養殖戶也慢慢恢復了元氣,自己養雞吃蛋,他不香嗎?
但是,據波哥看樓市觀察,整體來觀察特朗普的關稅策略,在其內心及其原定核心計劃之中,基本沒怎么考慮養殖業的事情,因為,在通過關稅戰來快速搞錢、加速制造業回流和打壓其他國家貿易逆差等方面的核心訴求的這個核心要求中,少吃或沒有雞蛋吃,皆無關痛癢。
有鑒于此,在雞蛋的供應方面,本來就十分的匱乏了,本月,特朗普突然推出要挑戰全球的關稅大戰,在其無差別的攻擊體系之下,大額關稅,自然也會直接沖擊到各國的家禽等養殖業方面,以前雞蛋貿易還能有一定的利潤,如今關稅一加,毛利潤都沒有了,還要承擔養雞孵蛋一條龍的環節的辛苦、以及早進晚出在養殖場被雞屎惡臭熏蒸的體驗等,即使是在最現代化的養雞場,也要付出眾多的相關努力,這一切皆是成本和相關價值的體現。
故而,在不斷重拳打壓別人的同時,又想獲得他國及時對美國市場的雞蛋供應,就自然成為了一個悖論。
所以,上述的荷蘭養殖戶的說法,就非常具有普遍性。
第二個問題是:
為什么,美國的雞蛋產業鏈如此脆弱呢?
據波哥看樓市觀察,對此,很多媒體和相關分析人士認為,美國雞蛋荒的主要原因有三點——禽流感的挫傷+關稅保護+產業鏈脆弱。
● 首先,其中,拿禽流感來繼續說事的言論,這個基礎已經不存在了,畢竟,快三年了,在科技和生物技術高度發達的美國,這個論點很難立住腳,就不多說了。
● 其二,一直以來的關稅保護,這確有其事,是老美最喜歡的干的事情。同時,該過程中,過往的關稅政策的保護等,直接把美國的相關養殖戶逼到了懸崖。
譬如
近年,美國對進口玉米、大豆等飼料原料加征25%關稅,這一舉措直接導致飼料成本飆升。
2025年3月,美國玉米期貨價格同比上漲41%,豆粕價格漲幅達35%。艾奧瓦州的養殖場主無奈表示,每只蛋雞的飼料成本從0.8美元/天漲到1.2美元,每枚雞蛋成本增加0.04美元。
可見,飼料成本上升,壓縮了養殖企業利潤空間,一些小型養殖企業不堪重負,只能減少養殖規模,進而影響雞蛋整體產量。
除此之外,燃料價格上漲導致運輸成本增加,玉米、大豆價格不斷攀升致使飼料成本增加,這些都大大增加了養殖成本。
等等
也即,綜合性養殖成本上升,而雞蛋零售,在美國國內的價格并非沒有相應上升或不足等,還干個錘子,很多養殖戶直接縮減業務或不干了,這樣一弄,老美國內的供應就會急速下降,更加難以做到國內的供需平衡了,外求和大量進口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月初,特朗普又快速拋出新的針對其他各國全球性的新的關稅政策,在疊加以前的關稅稅率,相當于上翻了一倍或更高,美國境內的養殖戶更加沒有任何動力去養雞了,干脆把雞殺了搞成雞火鍋、雞排等,還沒有那么傷心;或者是弄成雞翅、鳳爪之類的賣給中國等,至少還能再收回一些成本,不會把自己的地庫虧掉。
● 其三,美國雞蛋產業供應鏈結構的脆弱性,進一步加劇了“蛋荒”。
據相關報道,美國雞蛋產業高度集中,前三大企業控制著全國60%的產能。
當禽流感疫情與關稅壁壘雙重沖擊來襲,供應鏈彈性徹底崩潰。
例如,2025年2月,雞蛋批發價環比上漲15.2%,創下2015年以來最大單月漲幅,零售端價格傳導滯后,進一步引發市場恐慌。
而美國的雞蛋進口來源十分有限,雖然曾試圖從土耳其、巴西和韓國等國進口雞蛋,但供應量遠遠無法滿足需求。
在產業鏈方面,3月底,據上觀新聞報道:
“美國獨特的雞蛋產業體系和雞蛋供應鏈的脆弱性是導致美國受禽流感影響較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美國農業部2022年在《農產品和食品生產供應鏈的評估報告》中分析稱,其農產品和食品生產、制造和銷售過程過于集中化和整合化,只要其中一個環節、設施突發狀況暫時停工,就可能威脅到整條供應鏈的正常運轉。
美國的雞蛋供應鏈高度集中,少數幾家公司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美國存欄超100萬只蛋雞的公司有60家,生產了全美87%的雞蛋。美國第一大雞蛋商卡爾梅爾食品公司正常存欄4600萬只(蛋雞,產蛋100多萬噸,約占美國蛋品市場20%的份額。
在正常情況下,這種高集中度可以提高效率,一旦出現疫情或其他突發事件而被迫撲殺大量家禽,供應鏈的脆弱性就暴露無遺,整個市場的供應會受到嚴重影響。
相比之下,分散的供應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風險。”
小結:
據波哥看樓市觀察,一枚小雞蛋,把美國干得如此難受,如上所述,歸結起來,就是兩點——貿易保護下的自廢武功+中低端和基礎層產供鏈薄弱的問題,波哥認為,這才是導致上述雞蛋鬧劇的根本原因。
高科技和金融的過度偏重,中低端產業的系統性問題,已經通過一枚雞蛋就完全反映出來了,前后兩者之間,在人群和階層上的分化也特別的明顯,其中的矛盾將更加突出。
因為,作為共同基礎型食物的雞蛋,并不會因為權貴或普通人的差別而出現金蛋、皮蛋、炒蛋、水煮蛋或水蒸蛋等區別,不同人群都需要,雖然有做法和精致程度的不同等,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
雞蛋,是一個面向高中低不同人群的共同食物,因此,美國近日,也不得不舔著臉去求其他盟友,看似為笑話,實則是兩個嚴肅問題的顯化:
一是,一個雞蛋,折射出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弊端,而適得其反,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二是,對民生類產業的關注,老美的關注和重視程度日益減弱,對其產業鏈的打造和維護也基本沒花什么心思了,進而日益脆弱,而成為自己的一個拖后腿的重大短板。
雖然,不吃雞蛋也不會餓死,但是,本次的雞蛋事件,充分映射出美國的相關民生類的產業鏈已經出現重大問題——高中低、重次基三大層面的結構,完全經不起任何的風浪了,稍微有波折,就會快速在不同領域或環節顯現出來,深度昭示了美國產業和經濟大系統的重大問題。
畢竟,再怎么牛逼的武器和再多的金融貨幣等,在關鍵時刻都不能當飯吃,比如,取代不了雞蛋的果腹和提供營養的基本功能和價值。
試想一下:
對廣大的美國老百姓來說,在動物蛋白的供給方面,相較于豬肉、牛肉等,雞蛋應該是最基礎的需要了,如今,雞蛋都買不到和吃不起,天天吃土豆和面包等,嘴巴都會淡出個鳥來,誰還有精神和力氣給川普和美國夢鼓掌啊?
顯而易見,不是嗎?
雖然,當下,特朗普及其周邊的眾多人群,尚未說出“何不食肉糜”的聲音,可,透過上述事件,美國多年來的“一蛋難求”的局面,在本質上,與中國歷史上那個“何不食肉糜”的典故又有何區別呢?
大家可以去細細品味一二。
如上,系統來觀察美國雞蛋荒的客觀事實,在波哥看樓市看來,既搞笑、又詭異,更多是一聲嘆息和后怕。
當一枚雞蛋,要去黑市或找毒販子才能賣得到的時候,在這個終點,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看出前端和中斷的眾多重大的嚴重問題。
僅僅是一枚小雞蛋,不能有效供應的簡單問題嗎?
通常觀之,不差錢的美國佬,他們買不起嗎?
其他的就不多說了,最后提供一個官媒的所書寫的細節來給大家參考一下:
“對于顧客來說,比起買不起雞蛋,買不到才真正讓人焦慮。
據美媒報道,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城市的超市目前因雞蛋庫存告急,被迫對這一緊俏商品實施限購。”
其中的樸素道理,說穿了,可以簡單總結如下:
當下,火在燃、薪短缺,火力必將后繼無力;
即使,火在燒、鍋缺水,鐵鍋遲早會被燒穿!
本文為「波哥看樓市」(ID:bgkls2023)原創文章,其版權歸我方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喜歡的敬請點贊和轉發為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