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在研學過程中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2025年4月8日,廣元市實驗小學四年級組以“弘揚先烈遺志·耕讀詩畫田園”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正式開啟。
清晨8點,四年級全體師生在運動場集結,聆聽蔡敏副校長的行前講話。蔡校長希望大家在紅色洗禮中懂得感恩與擔當,在勞動實踐中體會耕耘與收獲。她著重強調,務必牢記安全第一的原則,鼓勵大家用敏銳的眼睛仔細觀察,用心去感悟,把課堂延伸到更廣闊的天地。
緬懷先烈 紅色基因代代傳
紅星公園作為紅四方面軍九華巖戰(zhàn)斗遺址,承載著厚重的革命歷史。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培養(yǎng)孩子們愛黨、愛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懷,研學活動將這座蘊含著無數(shù)動人紅色故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定為首站。
孩子們整齊列隊,面向那鮮艷奪目的五星紅旗,齊聲高唱國歌。
在莊嚴肅穆的儀式現(xiàn)場,陽光傾灑而下,為整個紅星公園鍍上一層神圣的光輝。學生代表發(fā)言,帶領同學宣誓:“繼承先烈遺志,弘揚紅色精神,勤奮學習,熱愛勞動,爭做有擔當?shù)男聲r代好少年!”錚錚誓言,回蕩在紅星公園上空,責任的種子悄然在每個孩子心中種下。
老師們對學生們寄予了殷切期望,蔡敏副校長在講話中強調:眼前的這方土地,曾浸染著先烈的熱血。他們用青春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而傳承紅色基因,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告慰。希望同學們記住,今日的幸福來之不易,一定要做有理想、敢奮斗的新時代接班人!
隨后,師生們跟隨講解員走進紅色展區(qū)。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孩子們參觀了紅星公園的紅色展區(qū),了解廣元在革命時期的重要地位與先烈們的英勇事跡。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件件斑駁的文物,讓“紅色”不再是課本上的文字,而是具象化的精神力量。
龍?zhí)稄蛪魣@ 耕讀實踐育新苗
午后的復夢園,陽光正好,一場關于“勞動、科技、傳承”的探索正式拉開帷幕。四大板塊活動同步開展,讓孩子們在體驗中觸摸鄉(xiāng)村振興的脈搏。
蒸涼面·廣元味道:在研學旅程中,孩子們迎來一場充滿煙火氣的體驗 —— 學習制作廣元特色美食蒸涼面。師傅站在一旁,耐心講解,孩子們圍聚四周,眼睛瞪得溜圓,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
從磨漿、蒸制、調味,每一步都充滿學問。孩子們品嘗著自己親手制作的勞動成果,滿足與自豪洋溢在臉上。這一口蒸涼面,不僅是美食,更讓他們記住了家鄉(xiāng)的味道,將這份獨屬于廣元的風味深深烙印在心底 。
麻婆豆腐·川菜傳承:在廚房小天地,切豆腐、調醬汁、翻炒……看似簡單的麻婆豆腐,考驗著孩子們的耐心與協(xié)作。當麻辣香氣飄起,他們不僅學會了一道菜,更體會到川菜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機蔬菜育苗,播種希望。在育苗大棚里,小心翼翼地將種子埋入營養(yǎng)土。“原來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離不開科技!”聽著講解員介紹“無土栽培”“智能灌溉”,孩子們直觀感受到“科技興農(nóng)”的力量,也親手種下了對綠色農(nóng)業(yè)的向往。
香囊制作,草本芬芳。選布料、填艾草、縫針腳……一枚小小的香囊,凝聚著傳統(tǒng)手工藝的智慧。孩子們將祝福縫入香囊,送給同伴或家人,讓端午習俗在春日里綻放新的光彩。
非遺剪紙,紙上生花。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孩子們剪出“五谷豐登”“鄉(xiāng)村振興”等圖案,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也用作品表達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在國防科普區(qū),孩子們通過模型和講解,了解我國農(nóng)業(yè)與國防的緊密聯(lián)系。“原來糧食安全也是國防的一部分!”小小的課堂,讓社會責任感不再抽象,而是與每一個人的努力息息相關。
泡泡氣球樂、手工磚制作等活動,在趣味活動中,團隊協(xié)作成為關鍵詞,孩子們在笑聲中學會溝通與配合,懂得“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這場融合紅色教育與勞動實踐的春日之旅,讓教育在行走中持續(xù)發(fā)生。讓孩子們在收獲知識、強健體魄、陶冶情操的同時,強化社會責任,激勵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心懷家國,積極擔當,全面發(fā)展,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
供稿:張洪玫
編輯:王瑋瑋
初審:向麒蓉
復審:佘慧蓉
終審:羅德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