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7歲男童被惡犬撕咬致殘!5萬賠償背后的法律與治理考題
來源極目新聞↑
據極目新聞4月14日,上午08:10報道:
2024年3月,貴州畢節發生一起揪心事件:7歲男孩小宇(化名)放學途中遭三只未栓繩大型犬攻擊,經司法鑒定構成三級傷殘。經過一年治L,家庭背負20萬債務,而狗主人僅賠償5萬元。這場悲劇不僅重創一個家庭,更暴露出養犬管理中的深層問題。
我在洛陽的真實經歷:一根牽引繩,能避免多少悲劇?
我家住洛陽老城區某小區,一樓王老太太養了一只淺棕色泰迪犬“毛毛”。每天早晚遛狗時,她總笑著說:“我家毛毛最乖了,從來不咬人,拴繩太委屈它了。”直到上個月,我5歲半的兒子在樓下玩滑板車,毛毛突然追著車輪狂吠,兒子嚇得摔在地上,膝蓋蹭掉好大一塊皮。從那以后,我每次帶孩子出門都得攥緊防狗棍——即便如此,上周孩子獨自取快遞時,仍被掙脫的毛毛追著跑了半棟樓,邊跑邊喊“媽媽救我”,嗓子都哭啞了。
直到前天清晨,王老太太哭著敲我家門:“姑娘,快幫我看看!毛毛把晨練的張大爺腳踝給咬了!”我們趕到現場時,張大爺正舉著手機輸入110。民警到達后,依據《洛陽市養犬管理條例》第15條“攜犬出戶未束犬鏈”,當場暫扣了毛毛。王老太太蹲在地上抹眼淚:“早知道每天拴繩,咋會鬧到這一步……”
這個發生在身邊的教訓讓我深刻意識到: 所謂“我家狗不咬人”的僥幸,本質是拿他人安全賭概率。
一、法律責任的三重追問:從洛陽案例看養犬管理漏洞
1. 5萬賠償為何難抵20萬治L費?
根據《民法典》第1246條:
飼養動物致人損害適用無過錯責任,飼主需承擔醫L費、誤工費及經損失賠償。
以洛陽為例,洛陽市城市管理局2024年發布的《養犬管理報告》顯示,2024年全市犬傷門診接診1.2萬例,其中30%因未栓繩引發,但最終進入司法程序的索賠案不足10%——多數受害者因“飼主無賠償能力”選擇私了。如小宇案中,狗主人名下無房產、車輛,法院判決后仍難以執行。
2. 刑事追責為何不多見?
現行國內法律對犬傷人多以民事賠償處理,僅在涉事犬為烈性犬或造成重傷/死亡時可能追究刑責。
但實踐中,此類案例卻不多見:
2015年河北隆化曾發生獵犬擠出門縫咬傷路人致死案,狗主人因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成為少數被追責的典型。
3. 流浪犬管理為何成監管盲區?
據《2023年全國犬類管理白 皮書》,60%的犬傷人事件因未栓繩引發,而流浪犬肇事問題更凸顯管理漏洞。上海閔行區曾判決長期投喂流浪貓致路人傷殘案,投喂者需承擔20%賠償責任。但在小宇案中,涉事犬只是否為流浪犬、是否存在長期投喂者等關鍵信息沒有明確說明。
二、實用避險與維Q指南:普通人如何應對犬只追逐?
1. 緊急避險四步法(關鍵時刻能救命)
- 靠墻靜立:背靠墻壁或角落,避免與犬只眼神對視,雙手護頸護住要害(我曾用這招嚇退追來的泰迪)
- 靜止防御:保持身體僵硬,切勿奔跑或揮手,減少犬只攻擊沖動;寵物訓練師建議,避免尖叫或逃跑
- 工具威懾:就近尋找棍棒、雨傘等物品,橫向揮舞制造威懾但不主動攻擊;
- 大聲呼救:立即撥打110或向周邊人群求助,清晰描述犬只特征與位置。
2. 法律維Q三要點(保留證據是關鍵)
- 現場取證:拍攝犬只外觀、傷人現場,與記錄目擊者加好友;
- 醫L留存:保存診斷證明、治L清單、受傷照片等完整記錄;
- 法律途徑:通過法院申請先予執行,要求飼主提前墊醫L費,避免因執行難延誤治L。
3. 文明養犬五必須(飼主必看)
- 持證登記:按各地規定辦理犬證(如咸寧需憑雙證登記);
- 強制約束:攜帶犬只外出須佩戴嘴套(大型犬必備),使用不超過2米牽引繩;
- 主動避讓:遇老人、兒童及孕婦時,主動拉緊牽引繩并側身等候;
- 即時清理:隨身攜帶拾便工具,及時清理犬只排泄物;
- 健康管理:定期為犬只接種Y苗,辦電子芯片。
三、如何破解“惡犬傷人”?
小宇的遭遇與我身邊的泰迪犬事件并非個例,2024年江西、河南等省份均發生多起犬只傷人致殘事件。若要解決這一公共安全隱患,需從三個方面入手:
1. 法律方面
建議將《動物防疫法》第30條“攜帶犬只出戶應系犬繩”納入地方立法,對第一次違規者罰200,多次違規者罰1000并暫扣犬只。
2.技術落實到位
借鑒深圳試點的“犬只芯片”系統,將犬只品種、免Y記錄、飼主信息等錄入電子檔案,掃描芯片即可快速溯源。同時建立“養犬信用黑名單”,對三次以上違規者實施5年內禁養處罰,讓飼主履行管理義務。
3. 公眾意識要“覺醒”
學校應將“犬只避險”納入安全教育課程,社區定期組織“文明養犬訓練營”,分享“拴繩是對他人負責”的理念。每位市民都應明白:我鄰居老太太的懊悔,本可以通過一根小小的牽引繩避免——每一次規范養犬,都是對他人生命權的尊重。
四、結束語
晴姐姐淺談:
在洛陽生活的這幾年,我見過太多“不咬人”的狗嚇到老人孩子,也見過太多“沒關系”的飼主在悲劇發生后追悔莫及。
小宇的遭遇和王老太太的教訓都在提醒我們:文明養犬沒有“小事”,每一次拴緊牽引繩,都是在為公共安全系上“保險扣”。
你見過哪些暖心的文明養犬行為?遇到未栓繩犬只,你有哪些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小技巧?歡迎在評論區分享,讓更多人學會如何避險。
(以上內容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