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歐盟再次“服軟”,不過特朗普會給它們足夠的教訓。
在特朗普宣布對大部分國家暫緩90天征稅之后,之前選擇跟牌中國,對美加征25%的報復性關稅的歐盟,選擇了再次對美服軟。
根據馮德萊恩的說法,在美國針對歐洲的“對等關稅”方案落地之前,歐盟的報復性關稅也不會落地。
除此之外,她還強調說,歐盟正在著手清算美國科技巨頭的在歐業務,隨時準備征收新一輪的“數字服務稅”。
馮德萊恩的這個說法,乍一看好像“公平”,也足夠強硬,意思是敵不動我不動,還給歐盟留出了數字服務稅的底牌。
但是,仔細梳理一下時間線,就會發現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歐盟這一輪25%的報復性關稅,原本并不是針對特朗普的“對等關稅”的,而是針對今年2月,特朗普針對歐盟鋼鋁產品加征25%關稅的報復措施。
而特朗普雖然暫停了“對等關稅”,但是針對歐盟的鋼鋁關稅還在收。
如果歐盟真的追求“公平”,事實上需要做的是繼續針對美國產品加征25%的關稅,頂多不再給美國商品加新稅了。
說白了,現在以馮德萊恩為代表的這批歐盟政客,在和美國打交道的時候,還是心懷僥幸,所以特朗普稍微遞了個臺階,立刻忙不迭地就下了。
不過,面對“跪的容易”的歐洲,我們倒也不用太過心急。
還是那句話,當美國的“敵人”,無疑是危險的;當美國的“朋友”,卻是要命的。
而更要命的是什么呢?
是一廂情愿地想要當美國的“朋友”,而美國卻只把你當“耗材”。
一切親美派最后都會被美國親自打臉,這句話,放到歐洲這些國家身上照樣有用。
比如歐洲剛剛“跪下”,特朗普立刻送了他們兩份大禮。
第一,4月10日,剛剛宣布暫停部分國家對等關稅的特朗普,又開始轉變態度,表示如果美國沒辦法拿到自己“想要的協議”,那么,這個90天的關稅窗口期就不做數了,美國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調整稅率和具體的實施時間。
第二,就是特朗普飛速和俄羅斯達成了所謂的“諒解協議”,宣布要逐步交還之前被華盛頓沒收的俄羅斯外交設施,更重要的是,美國還承諾要在外交銀行業務上,對俄羅斯“松綁”。
這一輪“松綁”,看上去幅度不大,但是已經觸及到了一個極其關鍵的內容——美國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
特朗普繞開歐洲,單獨在金融系統內給予俄羅斯一定的方便,無疑動搖了歐盟針對俄羅斯的十幾輪金融制裁的根基。
面對這樣一個反復無常的美國政府,歐盟就算是再怎么想要“一邊倒”,最后也得“兩頭下注”。
就在特朗普圍繞對等關稅問題表演“反復橫跳”的同一天,西班牙領導人的飛機悄無聲息地降落在了北京。
與此同時,之前在電車關稅問題上一直想要卡中國脖子的歐盟,也正式宣布,將以“取消電車關稅”為目標,和中國展開新一輪談判。
歐盟這么干,毫無疑問是在跟特朗普打中國牌。
但只要中國企業能夠收獲好處,被當成牌打一打,也是不要緊的。
如果特朗普的這一輪孤立主義表演,能夠反向助力中國車企推開歐洲的關稅墻,那么美國可就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