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黃海人
系列報道
2025年第13期
還是志愿服務811小時的“公益先鋒”
他是專業第一的“學霸”
是手握40+獎項的“競賽達人”
是擁有8項專利、4篇論文的“科研能手”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智能制造學院
2022級機器人工程本科2班班長、電子創新協會副會長
——王相杰
他是“時間管理大師”
翻開王相杰的履歷,一連串數字令人驚嘆:專業成績穩居第一,2023-2024學年平均績點4.23,獲得“2023-2024學年國家獎學金”。斬獲國家級、省部級學科競賽獎項40余項,以主持人身份主持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項(已結題1項),擁有國家發明專利 、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8項,論文4篇,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項,"學習強國"積分突破40000分,榮獲國家獎學金、2024年度“青島市千名優秀大學生”等榮譽稱號10余項。
這份出色的成績背后,離不開王相杰獨特的學習方法和高效的時間管理。他將大目標拆解為每日可量化的小任務,并把學習任務精準分配到各個時間段;他注重高效專注,無論是課堂學習還是自主學習,都能集中精力,提高學習效率;他堅持及時復習,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他習慣總結歸納,在反思中找不足、提經驗。
在時間管理方面,王相杰更是堪稱“大師”。他會根據事情的緊急程度進行優先級排序,并制定動態任務清單,尤其善于利用碎片化時間。睡前,他會靜下心來復盤當天所學知識,鞏固記憶;排隊等飯時,他也不浪費,背幾個單詞,積累詞匯量;課前幾分鐘,他會快速預習,為課堂學習做好充分準備。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邊角料”時間,在他的巧妙運用下,轉化為高效學習的生產力。
他班級協會雙肩挑
“一個人的優秀不算什么,能帶動更多人一起進步,才是真正的價值。”
作為班長,王相杰積極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搭建起老師與同學溝通的橋梁。在他的帶領下,班級同學齊心協力,2024年3月,所在班級獲得2023年度校級先進班集體的榮譽稱號;2024年5月,所在班級團支部被評為2023年度青島黃海學院“五四紅旗團支部”。
“電子創新協會是我的第二個家,成員就是我的家人。”王相杰不僅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身為電子創新協會副會長,他始終沖鋒在前。無論是比賽籌備階段,還是比賽前的一次次演練,每一個環節他都反復斟酌、精心打磨。每次比賽結束,他都會組織成員總結復盤,鼓勵大家大膽嘗試新技術、新想法。憑借著熱愛與責任,王相杰先后組織協會成員報名山東各類大賽30余類,報名參賽作品90余項,獲獎人數達100余人次。大一期間,作為團隊核心成員,他與隊友在“挑戰杯”與“互聯網 +”賽事中斬獲銅獎;大二時,他勇挑重擔,以第一、第二負責人身份帶隊再戰,為智能制造學院贏得銀獎,創造學院當年最佳成績。
2023年的智能制造大賽,是王相杰首次以項目負責人身份帶隊參賽。他們參加的是機器人擂臺挑戰賽,從電子元器件到完整機器人,從機械架構搭建、硬件電路設計,到編程、調試優化,每一步都充滿挑戰。為了這個項目,團隊成員們通宵達旦奮戰半個月,最晚凌晨4點才休息。但王相杰和團隊沒有退縮,他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一路披荊斬棘。最終,在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為自己的努力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811小時的溫暖:
他用行動溫暖社會
學習科研之外,王相杰積極投身公益活動,義務家電維修、環保行動、支教……各類公益活動都留下了他忙碌而堅定的身影。他說:“做志愿不僅是付出,更是收獲。每一次幫助他人,都能感受到社會的溫度。”
如今,王相杰的志愿服務時長已達811小時,并且這個數字仍在不斷增長。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溫暖著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也照亮了自己前行的道路。
“心之所向,星河皆可為路;志之所趨,滄海亦能成田。” 這是王相杰的座右銘,也是他青春的寫照。未來,他希望在機器人工程領域深耕,用技術創新服務社會,同時繼續投身公益,傳遞更多溫暖。
來源:智能制造學院
文字:楊丹丹、王相杰
圖片:王相杰
排版:楊丹丹
審核:楊丹丹、張雪、李鎮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