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受達川區委書記倪欣委托,達川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葉祥金主持召開了做響“達縣米線”品牌專題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做響“達縣米線”品牌,既是驅動達川全產業鏈發展的強力引擎,更是達川鄉村振興富民增收、文旅融合提升達川形象的戰略支點。既可以深度激活“老家達縣”三重文化基因——“達縣米線”挖掘的名人軼事,能夠書寫“老家達縣”的歷史厚度;“達縣米線”聯結的鄉愁經濟,能夠凝結“老家達縣”的情感溫度;“達縣米線”傳承的非遺根脈,能夠賡續“老家達縣”的千年記憶。更可以全方位詮釋“宜美達川”的文化辨識度。
會議指出,做響“達縣米線”品牌,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從需求側謀求供給側的發展。要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在“達縣米線”品牌創建過程中,要構建“有為政府+有效市場”雙輪驅動模式,制定“達縣米線”相關行動計劃,建立“鏈長制”工作體系,定期召開“米線問題直通車”會議。創建“政府筑巢引鳳,市場百鳥朝陽”的協同模式,既孵化發展本地企業,又引入外地企業入駐經營,鼓勵商家競爭,開展口味創新,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會議強調,做響“達縣米線”品牌,要明確“三個目標”:遠期目標是叫響品牌,要從產業鏈整合、科技賦能、區域品牌打造等方面做大做強“達縣米線”大產業,建立標準化生產基地,引入智能生產線,與電商平臺合作擴大銷售。中期目標是做大品牌,要不斷提升產品的吸引力和消費者的忠誠度,結合地方特色,研發多樣化的米線口味,通過營銷活動吸引消費者,引入客戶反饋機制,持續改進產品,讓“達縣米線”既符合大眾口味,又能滿足特殊群體的需求。近期目標是創立品牌,要統一“達縣米線”標識標準,在品牌形象的設計、規范使用上下功夫,制定“達縣米線”視覺識別系統,培養商家正確使用標識、維護標識形象的意識,持續提升“達縣米線”品牌的專業形象和辨識度。
會議要求,做響“達縣米線”品牌,要把握“三個關鍵”:要立足當前,以需求導向破局產業痛點,聚焦當前群眾對“達縣米線”的消費需求,精準摸排,對主城區米線店開展“鍋底革命”,建立口味數據庫,動態優化酸辣、三鮮、清湯等經典配方,制定“達縣米線”制作規范等地方標準;要注重細小,以微創新撬動體驗升級,從“一粒米”的微觀視角切入,打造沉浸式消費場景,推行辣度、麻度、油量等口味自助調味定制,設計"米線寶"IP形象,開發“達縣米線”徽章、“米線寶”等文創產品;要著眼長遠,以生態構建打造百年品牌,謀劃“達縣米線”可持續發展生態圈,與科研團隊合作共建“達縣米線”原料供應基地,建立“種子-大米-米線”全溯源體系,上線“達縣米線”小程序。
會議要求,做響“達縣米線”品牌,要有明確的方法和路徑。要專班推進,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相關部門(單位)要深入調研,摸清群眾需求,摸清“達縣米線”店家底數,提出工作推進方案;要調研學習,以他山之石,攻“達縣米線”之玉,組織外出學習,借鑒其他地方名小吃品牌打造的成功經驗發展“達縣米線”產業;要拓展思路,全產業鏈推進,形成“標準化+差異化”的口味、“品牌化+特色化”的品味、“產業化+規模化”的韻味的發展思路;要全域營銷,采取“線上+線下”“直營+加盟”“市場+公益”的模式,開展全民代言、“鐵粉”引流等活動,提升“達縣米線”知名度和美譽度。
會上,區級相關部門(單位)及主城區街道辦負責人匯報了“達縣米線”品牌創建的前期工作開展情況,提出了相關工作建議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會議還詳細討論了做響“達縣米線”品牌的其他具體措施。
來源:達川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