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雙碳”戰略的重要階段,北京奔騰能源有限公司與“民生ESG社區生態研究課題組”在青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合作以新能源技術為引擎,創新構建ESG導向的社區治理體系,為落實《“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提供科技支撐,助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實踐轉化。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還共同成立了子課題《民生 ESG社區新能源充電樁智能化運營的研究實踐》,進一步深化在新能源充電樁領域的智能化運營研究,推動相關技術在社區場景中的廣泛應用。
雙方合作聚焦黨的二十大報告“推動綠色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課題研究產業落地”的協同創新機制,著力破解社區能源轉型、民生安全保障等治理難題。課題組秘書長在簽約儀式上表示:“這種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基層治理領域的鮮活樣本,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解決方案。”
作為新能源高科技技術企業,北京奔騰能源將自主研發的智能電池管理系統(BMS)、15分鐘快充充電樁等國際領先技術深度融入社區場景。在試點社區,創新構建“新能源電池智能充電樁儲能微網”三位一體系統,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配置智能梯次利用電池組,使社區儲能成本降低40%;布設120kW智能快充樁,實現“十分鐘充電圈”全覆蓋;依托氫電混合系統,實現清潔能源占比超85%。這些突破性技術有效解決了電動車充電難、綠電消納不穩定等民生痛點,也為子課題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基礎。
課題組首創的“社區ESG動態評級體系”與奔騰能源技術矩陣深度融合,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區治理樣板。在環境維度,通過區塊鏈賦能的“一池一碼”溯源系統,實現電池健康度實時監測和安全隱患提前預警;在社會維度,建立碳積分激勵機制,居民通過充電樁充電、參與舊電池回收等綠色行為可兌換社區服務;在治理維度,搭建碳足跡仿真平臺,對社區碳排放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展望未來,雙方將深化落實《新型儲能發展規劃(2024-2030年)》,計劃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新增50個示范社區。通過新能源技術與社區治理的深度融合,以及子課題《民生 ESG社區新能源充電樁智能化運營的研究實踐》的深入推進,預計到2025年可帶動10萬家庭參與綠色生活實踐,真正讓ESG理念轉化為群眾可觀可感的民生福祉,為全球社區治理現代化貢獻中國方案。(姜新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