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陳乃彰 通訊員 夏麗萍
今年,威海市總工會將聚焦該市八大產業集群和10條優勢產業鏈,構建“1+7+N”競賽體系,組織開展全域職工勞動競賽,預計200余家市直部門、職業院校、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共同參與,參與職工將達到5萬人次。這是記者日前從威海市總工會了解到的。
為貫徹落實“大抓經濟”中心任務,激發職工創新活力,培育高技能人才隊伍,威海市總工會聯合相關部門已于近日正式啟動2025年威海市職工勞動競賽。本次競賽以“真抓實干勇擔當 創先爭優建新功”為主題,重點聚焦威海八大產業集群與十大優勢產業鏈,通過“產教訓融合、政企社協同”的競賽模式,打造全域競賽大格局,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據悉,威海市通過持續開展職工勞動競賽,已累計培育市級以上全員創新企業62家、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1551家,涌現高技能人才超1000名,助力2000余家企業優化生產流程,實現降本超10%,累計創效逾20億元。競賽還推動了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訓練師等新興工種發展,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搭建了成長平臺。
今年,威海市總工會對競賽機制進行了全面優化提升,通過“全流程預案管理、全要素資源整合、全周期效能評估”,將競賽成果與技能認定、職稱評定、企業評優等深度銜接,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用”的目標。
在組織架構上突出協同性,建立“工會牽頭、部門聯合、企業主體、職工參與”的協同機制,整合市直部門、職業院校、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等多方資源,并首次將縣域主導產業納入競賽體系,推動勞動競賽與區域經濟深度融合。
在項目設置上,創新推出“1+7+N”專項競賽體系,打造突出1個城市主導產業,涵蓋重點工程、工作推進、技術技能、創新創意、五小競賽、一鎮一品、創新創效7大核心領域,覆蓋200多個項目的競賽矩陣,預計參賽職工將達5萬人次,真正實現全域競賽。
據威海市總工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激發企業和職工參與熱情,威海市總工會針對此次競賽推出分類激勵與專項支持政策:個人成長激勵方面,分別給予在工作推進類、技術技能類競賽的前三名選手2000元、1000元、800元獎金,并在先進選樹、職業技能晉升、重點人才培養等方面優先推薦;創新成果獎勵方面,全年評選60項創新成果,對一、二、三等獎分別給予3000元至1000元資金支持;示范項目扶持方面,在重點工程、創新創意等類別項目中選樹示范案例,每項給予5000元資金支持,并建立“競賽—提升—創新”良性循環機制,推動優秀項目落地生效,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威海市職工勞動競賽在領域拓展與模式創新上實現新突破:突出威海地域特色,聚焦海洋經濟賽道,開展海工裝備、海洋風電、海洋食品加工等產業技能競賽,向海圖強;開拓新能源電機、智能制藥、智能車間等領域競賽,培育綠色智造主力軍,實現綠智融合;首次在機關事業單位開展服務效能類競賽,探索治理能力現代化實踐路徑;為網絡主播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搭建競技平臺,推動新業態發展與“精致城市”建設深度融合。
“勞動競賽不僅是技能比拼的舞臺,更是產業升級與人才培育的加速器。我們將持續創新機制,通過全域協同、多維激勵與創新引領,讓更多職工在競賽中成長,以勞動競賽為支點,撬動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威海市總工會負責人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