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的股市表現優異,Deepseek、哪吒、宇樹科技等讓投資者重拾做多中國的信心,而保險公司作為中長期資金,也持續舉牌不斷。這里梳理了近期的舉牌情況。
回到一個月前的1月23日,今年六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大型國有保險公司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必須投向A股市場。以2024年行業總保費3.15萬億元計算,僅此一項每年可為股市注入近萬億元增量資金。金融監管總局也特別強調此舉旨在培育真正的“耐心資本”。
當然,政策是一方面,反觀保險公司本身,也面臨利差損壓力。所謂利差損,簡單來說就是賣出的保單按照較高的利率“兌付”,但投資端,卻面臨利率持續下行的現狀。由于保險公司大部分投資占比都在債券,投資權益也是勢在必行。
高息股是保險公司最愛
2024年涌現的舉牌潮中,19家上市公司被舉牌,其中幾乎都為高息標的,比如公共事業的江南水務、贛粵高速,電力能源的華電國際、華能國際、龍源電力等。另外,估值偏低的銀行也是險資的最愛。去年平安買入工商銀行H股,2025平安則繼續舉牌了招商銀行和郵儲銀行的H股。
耐心資本的邏輯
保險資金具備長期性,持倉時間通常非常長,因此他們選擇標的,很難是一些風口熱門股,而在選擇現金流穩定,分紅可持續的過。比如銀行,H股目前股息可以達到4%以上;另外像水電煤高速公路這些,常年也可以做到旱澇保收,作為低風險收息資產是個很好的選擇。如果自己做長期資產配置,那么保險的投資邏輯和標的,是值得我們認真看看的。
正如某險企投資總監所言:“我們不是在購買股票,而是在認購中國經濟的長期期權。”在利率下行通道中,與時間為友的耐心比追逐風口的敏銳更具價值。
更多保險公司消息解讀、數據拆解,請關注公眾號:光子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