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的生死存亡之戰來了,今天是他的第一次刑事公審,也是彈劾通過后最重要的一次庭審,說句不好聽的話,一旦法院認定其有罪,尹錫悅最高可能面臨死刑!這不是開玩笑的。
尹錫悅于2024年12月3日“在無國家緊急狀態下非法宣布戒嚴令”,并試圖動用軍隊控制國會。根據韓國《刑法》第八十七條,內亂罪最高可判死刑,但需滿足“排除國家權力或破壞憲法”的主客觀要件。
爭議的焦點,首先就是戒嚴令的合法性 檢方指控尹錫悅與前國防部長金龍顯共謀,虛構“朝核威脅”作為戒嚴依據,違反《憲法》第七十六條關于緊急權的限制性規定。尹錫悅則主張戒嚴是“總統正當職權”,強調其目的是“維護國家安全”,試圖將爭議引向政治領域。但憲法法院此前已明確認定其行為“嚴重違憲”,為刑事審判奠定法理基礎。
這場庭審,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看點,兩名軍方關鍵證人將出席指證,首都防衛司令部第一警備團長趙成賢和特戰司令部第一特戰隊隊長金亨基,他倆的證詞成為庭審轉折點。二人此前在彈劾審判中證實,曾接到“進入國會強制驅離議員”的命令。若此次證詞與彈劾案一致,將直接坐實尹錫悅“濫用軍事權力干預立法”的罪名;若出現反轉,則可能動搖檢方證據鏈。
但韓國法院其實也是進退兩難,在民意和正義兩端走鋼絲,一方面,韓國《刑法》對內亂罪采取嚴格解釋,需證明主觀故意;另一方面,民眾對“軍事獨裁”的歷史創傷記憶深刻,輿論普遍支持嚴懲。
盡管韓國法律將內亂罪最高刑設定為死刑,但從歷史先例和現實條件看,尹錫悅被判死刑的可能性極低。韓國憲政史上,僅有全斗煥因“雙十二政變”和“光州事件”在一審被判死刑,但二審改判無期徒刑,并于1997年獲特赦。樸槿惠因“親信干政”案被判22年,李明博因貪腐獲刑17年,均未觸及死刑。司法系統對前總統的“留有余地”判決已成隱性傳統。尹錫悅的戒嚴令雖引發國會對峙,但僅持續6小時且未造成人員傷亡,與全斗煥存在本質差異。其行為“惡劣但后果有限”,更可能參照樸槿惠案量刑。
韓國一旦開了先河,對前國家元首執行死刑將引發國際輿論震動。美國等盟友的隱性壓力、執政黨與在野黨“不斬盡殺絕”的默契,以及司法系統對“社會撕裂”的顧慮,均構成死刑判決的阻礙。所以根據慣例,法院可能“前期強硬、后期妥協”,最終選擇無期徒刑。
回到政治上,若尹錫悅被判重刑,將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首先就是保守派陣營分裂,國民力量黨已陷入“親尹派”與改革派內斗。若尹錫悅入獄,其殘余勢力可能另立門戶,導致保守陣營選票分流,為6月大選增添變數。極端支持者或模仿全斗煥時期“闖入法院抗議”的行為,加劇社會動蕩。
其次,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支持率已升至49.5%,若借勢贏得大選,可能推動“清算保守勢力”議程,包括重啟對金建希貪腐案的調查。但李在明自身仍面臨選舉舞弊訴訟,司法風險未完全解除。
隨著尹錫悅的入獄,“親美抗中”路線或被修正。李在明曾主張“平衡外交”,若上臺可能緩和對華關系,同時在半導體供應鏈、朝核問題上與美博弈。韓日《軍事情報協定》等安全合作項目或面臨重新評估。現在,首爾街頭已出現“挺尹”與“反尹”群體的暴力對峙。判刑后,保守派可能以尹錫悅“遭受迫害”為名發動長期抗議,韓國社會或重現街頭政治的場景。
不知道是不是“風水”不好的原因,歷任韓國總統幾乎都沒有啥好下場,有人說是青瓦臺魔咒,但尹錫悅沒在青瓦臺辦公,但他也難逃魔咒。一旦尹錫悅發動內亂罪名成立,他將面臨終身監禁,甚至是死刑。其實,現在還有一個人更應該著急,就是尹錫悅的妻子金建希,她面臨的指控包括受賄、操縱股價等,而且深陷多起丑聞。一旦沒了第一夫人的光環,她的下場可能比尹錫悅更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