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24年年報及其財務數據,易成新能去年凈利潤由正轉負,凈利潤暴降1948%!而在此之前,易成新能便有過凈利潤逐年下降至負值,隨后在2022年恢復盈利,之后又下降,直到2024大幅度虧損的情況,其虧損8.513億元。
01
情況還能樂觀嗎?
從ROE看,易成新能2022年ROE為8.89%,2023年為0.72%,2024年為-14.05%,下降速度極快,并且這三年ROE分別低于行業平均水平11.75%,8.95%和8.07%,也低于行業中值9.8%、9.04%和7.14%。
綜合來看,易成新能ROE近三年平均水平為-1.48%,毫無疑問也低于行業平均水平9.59%、行業中值9.05%。
從凈利率看,易成新能2022年為5%,2023年為0.28%,到了2024年猛地降為了-30.59%,近三年平均水平為-8.44%,都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和行業中值。
從這點看,雖然整體行業的盈利水平在降低,但畢竟還處于正向,而易成新能降低的步伐遠遠快于行業情況,甚至在2024年出現負值,意味著易成新能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落后于行業,以及部分同行。
不僅盈利能力降低,易成新能的財務風險也在上升。
2024年,易成新能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59.23%,超出普遍認為的40%安全線,并且這幾年連年上升,權益系數和產權比率也是同一時間段連年攀升。
這意味著易成新能發展越來越依賴外部資金,并且負債程度上升,短期償債能力下降,債權人權益保障性減弱。某種程度上,這也意味著易成新能的破產風險在增加,或者可能更容易被迫重組。
據易成新能年報,去年2024年資產負債率上升是由于出售了平煤隆基股權,資產規模下降,但并不提及債務因素。
換句話說,本來債務比例就比較高,所以才在平煤隆基股權出售后,減少了分母的“裝飾”,一下子露出真形。更何況,資產負債率連年上升的趨勢,就不是平煤隆基股權是否出售影響的了。
0 2
還有機會嗎?
結合易成新能的收入情況,2024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5.38%,并且營業收入全部來自工業。
從營收來源的產品結構看,石墨電極及相關產品、電池片、鋰電池和其他產品都減少了,分別下降41.18%、93.74%、19.22%和33.94%,下降幅度巨大;石墨產品、光伏發電、光伏施工、邊框則呈現上升,分別上升59.67%、70.23%、432.57%、1.62%,其中以光伏行業相關業務最多。
按照易成新能在年報中的說法,2024 年其實現營業收入 34.22 億元,較上年減少 64.62 億元,降幅為 65.38%,減少原因主要為出售平煤隆基股權及電池片產品銷量減少,收入減少;此外,也有行業競爭加劇、技術迭代加快的影響。
從這些方面看,易成新能在石墨產品、光伏行業存在一些競爭力,未來發展可以往石墨產品、光伏行業的方向靠攏。
另外,在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
文件提出,針對省級、地市級電力調節需要,培育不同特點的虛擬電廠主體,完善虛擬電廠發展體系,圍繞聚合分散電力資源、增強靈活調節能力、減小供電缺口、促進新能源消納等場景加快推進虛擬電廠規模化發展。到2027年,虛擬電廠建設運行管理機制成熟規范,參與電力市場的機制健全完善,全國虛擬電廠調節能力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虛擬電廠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各類商業模式創新發展,全國虛擬電廠調節能力達到5000萬千瓦以上。
而關于石墨產品的應用,新能源汽車與鋰電池占天然石墨需求的50%以上,負極材料(如石墨化產品)是鋰電核心組件。在光伏與半導體方面,等靜壓石墨用于單晶硅生長爐,半導體行業對高純度石墨需求增長。
所以,易成新能是還有機會嗎?
0 3
風險與應對
從易成新能的業務情況看,易成新能在石墨和光伏領域,存在加大發展的可能性,將其培育成新的業務主力存在比較高的可行性。尤其是,光伏行業對石墨的需求將長期增長,尤其是大尺寸硅片、N型電池及儲能場景驅動高端石墨市場擴容,石墨也是鋰電電池的關鍵材料。
因而,易成新能的成敗其實就系于一個因素:石墨。
但是石墨產業的發展存在著一些風險:
首先,高純度石墨依賴進口,國內生產等靜壓石墨的針狀焦、瀝青等原料品質不足,高端產品仍需進口(如日本東洋炭素的M105石墨坩堝)。
然而,2022年日本限制石墨出口,中國單晶硅熱場企業被迫接受15%溢價。
其次,環保與能耗壓力與日俱增,石墨化工藝(2500℃以上)是高耗能環節,中國內蒙古等地限電政策導致石墨化代工費波動(2023年成本上漲20%)。
再者,國際競爭加劇,增加了地緣政治風險。
歐美國家推動供應鏈本土化,歐盟《凈零工業法案》要求2030年本土供應光伏產業鏈關鍵材料占比超40%,推動瑞典、法國企業投資石墨生產;瑞典Syrah Resources更是規劃2025年建成2萬噸光伏石墨產能,目標替代中國供應;美國《通脹削減法案》要求電池負極材料需本土化生產,推動特斯拉在內華達州建設石墨化工廠(采用加拿大Nouveau Monde的天然石墨)。
而且,石墨受制于石墨礦開采,但是中國晶質石墨品位從2000年的15%降至2023年的8%,迫使企業赴非洲投資。但非洲礦權糾紛頻發(如剛果金政府收回5家外企礦權),增加投資風險;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等國的石墨礦被歐美企業鎖定,中國企業面臨礦權壁壘。
此外,還有技術迭代加快、部分石墨產品產能過剩等挑戰。
因此,易成新能要想在未來經濟發展和行業進步中,立于不敗之地,甚至是突破發展層次,就必須做到:
第一,在光伏產業鏈上延伸,在儲能系統可以以石墨負極材料用于光伏配套儲能電池、石墨雙極板用于PEM電解槽;加快跨界融合應用,加大開展光伏建筑一體化和光熱發電的業務。
第二,堅持技術創新,可以從高純度石墨國產化、輕量化與低成本替代和循環利用技術三個方向著手。比如,石墨-碳纖維復合材料用于熱場部件,減重30%的同時提升抗熱震性;從報廢單晶硅爐中提取石墨再利用,回收率超90%(如協鑫科技技術),成本僅為新石墨的60%等。
第三,緊抓新能源發展潮流,和半導體行業國產崛起態勢。新能源汽車、儲能行業的發展,以及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政策,推動石墨部件的需求激增,這將為石墨產業提供巨大的增長空間。
0 4
克服艱難,尚有可為
雖然易成新能利潤下降,且多年即使有盈利,也表現一般,財務方面也表現較差,甚至于過去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電池片也已經無法再擔當“主力”。
但是,好在其光伏產業以及石墨產品尚有一席之地,這是決定易成新能能不能打“翻身仗”的僅有的底牌。
而石墨作為光伏行業,以及新能源、儲能、半導體、消費電子等諸多行業的關鍵材料,未來需求旺盛,也是易成新能抓業務、抓研發、抓產品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石墨行業正處于新能源風口下的高速發展期,但面臨環保壓力、國際競爭和技術升級的多重挑戰。
未來,具備技術優勢、資源掌控能力及綠色生產模式的企業將更具競爭力,而石墨烯等前沿材料的商業化可能成為行業新增長點。
另一方面,石墨行業正處于新能源需求拉動與技術升級的雙重變革期。短期內,鋰電負極材料產能過剩與價格競爭將加速行業洗牌;長期來看,高純度石墨、石墨烯及回收技術的突破可能重塑競爭格局。
易成新能需在資源掌控(石墨礦供應)、技術創新(高端產品)、綠色生產(低碳石墨化)和循環利用(“雙碳”理念)四方面突破,緊抓多方面應用場景、國產替代潮流、供應鏈生態,以應對國際競爭與政策風險。
只要用心部署,堅持攻關,錨定目標不放棄,不畏懼艱難,尚有可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