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里有一句經典臺詞:“在半秒鐘內看清事物本質的人,和一輩子也看不清本質的人,注定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有一天看顧衡的《西方藝術史》,突然對這一點又有了新的體會,能夠快速抓住本質的人,一切都豁然開朗。
顧衡在書中提出一個觀點:要想看懂西方繪畫,有一條重要的線索——“甲方決定論”。這是什么意思?
你要想了解畫家的藝術風格,可以去了解他的“甲方”是誰?誰讓他作畫?他的經濟來源在哪里?比如巴洛克時期的卡拉瓦喬和魯本斯。前者的創新是明暗對照畫法,后者則偏愛畫胖嘟嘟的女人。為什么風格截然不同?因為他倆的甲方不一樣。
卡拉瓦喬的主要甲方是當時的教會。他創作了很多宗教作品,在一片黑暗中打上一束強光,通過強烈的明暗對比手法突出主題;而魯本斯的甲方是國王。和渲染苦難悲情的教會相比,國王們靠海外殖民地發了大財,要的是享受和炫耀,所以就要畫一些漂亮豐腴的女人。
到了17世紀,荷蘭的市民階層興起。他們有了錢,也想讓畫家來給自己畫個像。就像今天一個團隊或組織經常拍合照一樣,當時有一個射手隊,隊員們每人出100荷蘭盾,請來著名畫家倫勃朗來畫一幅集體像,這就是他的代表作《夜巡》。
由于是集體畫作,倫勃朗必須照顧到每一位“金主”。他 先是把幾個打醬油的放到陰影里去當襯托,又加了一個小姑娘作為第二個光源,避免后排的人太暗。
知道了背后的邏輯,你再看《夜巡》的時候,就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并不是關心西方藝術史,也沒有什么藝術細胞,職業習慣,這讓我又想到學習這件事。
以前總覺得繪畫、音樂等很難很抽象,不得要領。但是聽過顧衡老師的這個講解,突然豁然開朗。“甲方決定論”就是一個全新的視角,也像是一束強光,突然照進了迷霧叢叢的藝術殿堂,讓我們能夠清晰的看到很多藝術作品的本質。
倫勃朗畫市民,是因為他的甲方是有錢的市民;李白寫“云想衣裳花想容”,是因為李白當時的甲方是唐玄宗和楊貴妃。就像馬克思所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些是本質,這些是規律,這些是底層邏輯。
一旦你搞懂底層邏輯,就能一秒看透事情的本質。
我為什么制作《最簡版英語語法》課程?就是因為我發現之前所有的英語教學都是零零散散的,事無巨細,不得要領。我自己也是學了幾十年,還不知道什么是“非謂語動詞”。
藤藤這次月考英語考了年級第一,這是在沒有任何課外英語培訓的情況下獲得的,尤其難得。究其根本,是他搞懂了英語的底層邏輯,快速搭建起語法框架。比如英文和中文一樣,都有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這些詞性,也都有主謂賓定狀補這些句子成分,非謂語動詞就是不作為謂語的動詞,只有三種形式to do、doing、done。從句就是用一個句子代替一個詞,作為句子的成分,代替賓語就是賓語從句,代替狀語就是狀語從句……
細節當然也很重要,但那是你搭建框架、建立結構之后才應該重視的事情。因為細節只是一個點,但框架是體系。 不認識一兩個單詞不影響全局,但如果你分不清主謂賓定狀補,所有材料都看不懂,永遠是在一知半解含含糊糊中學習。
半秒看透本質的人,和一輩子看不清的人,注定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最簡版英語語法》課程也是一道強光,能照亮你的英語學習之路。
搞懂底層邏輯,快速搭建框架,提高學習效率。
越早學會,越早受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