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問題日益嚴峻,催促著社會各界加速探索碳中和和可持續發展。電商行業作為全球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積極尋求低碳綠色轉型之路。從亞馬遜、Wayfair、Warmart,到淘寶和京東,國內外各大電商平臺都在思考:如何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減少產品碳足跡和對環境的影響,實現可持續發展。而平臺方的轉型路徑選擇,也勢必影響數千萬賣家的發展布局。
01、國際巨頭持續發力,向可持續購物平臺轉型
亞馬遜:聯動品牌和消費者實踐低碳理念
亞馬遜作為全球電商巨頭,早在2019年就承諾到2040年實現凈碳中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亞馬遜推出了“氣候友好承諾項目”(Climate Pledge Friendly, CPF),通過提供“綠標”認證,鼓勵賣家銷售可持續產品。
2024年,亞馬遜上已有超過100萬種綠標產品可供購買,比2023年增加了157%,綠標產品銷售數量累計達到11.6億件,比2023年增長了42%。
此外,亞馬遜還通過優化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設計、使用低碳工程木材建造設施,以及減少包裝并使用可回收材料等措施推動亞馬遜朝著204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目標前進。
據悉,亞馬遜已連續五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企業購買者,2023年實現平臺運營使用100%可再生能源,并在28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超過600個可再生能源項目。
沃爾瑪:為“Built for Better” 計劃提供獨立分區和流量扶持
作為全球零售行業的領軍者,沃爾瑪在低碳轉型上也力爭先鋒。2020年,沃爾瑪提出“2040年全球業務運營實現零排放”的宏偉目標,承諾保護5000萬英畝土地和100萬平方英里海洋。
2021年9月,沃爾瑪啟動“Built for Better”計劃,設立獨立分區和流量扶持,通過與32家權威認證機構合作,并使用沃爾瑪Built for Better計劃標簽,向消費者表明這些產品,有利于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2025年初,其在中國昆明推出兩家新一代門店,融合山姆會員店精選商品模式與盒馬鮮生的本地化服務,增設果切區、西式餐吧等場景,并強化與美團的數字化合作,試圖通過業態升級提升單店效率,同時探索低碳運營的可能性。
在中國市場,沃爾瑪主要通過六大維度來推動綠色運營,包括數字化智能管理、節能改造、清潔能源應用、日常低碳運營、廢棄物轉化率提升及減少食物浪費。
例如,上海、深圳等地的門店安裝屋頂太陽能光伏系統,2022年累計發電380萬千瓦時,減碳3780噸;通過磁懸浮冷水機組和LED照明改造,單店能耗顯著下降;與綠洲公益合作建立“余量食物捐贈網絡”,2021年至今已減少數百噸食物浪費。
Wayfair:為“Shop Sustainably”計劃提供獨立分區和流量扶持
Wayfair是北美最大的家居零售電商平臺。2021年3月,Wayfair推出“Shop Sustainably”計劃(即“可持續購物”計劃),為可持續產品設立獨立分區并提供流量扶持。
通過與第三方認證機構及組織合作,Wayfair旨在鼓勵賣家進行環保認證,從而讓消費者更輕松、更方便地選購可持續家居用品。
而“可持續購物”計劃只是Wayfair環保承諾的一部分,Wayfair希望通過一系列系統的環保措施為所有人建立一個環境可持續的未來。例如,選擇ESG水平達標的供應商、采用可回收的包裝材料,以及為八個能源最密集的工廠投資可再生能源信用額度等。
此外,為了減少整個供應鏈中的浪費,Wayfair每年還會向當地非營利組織捐贈數千件家具。這不僅可以給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幫助,還可以防止被退回或多余的產品進入垃圾填埋場,從而優化資源配置,減少碳排放。
02、新興平臺逐步布局,探索低碳之路
速賣通:優化物流網絡,提供環保物流解決方案
速賣通作為阿里巴巴旗下的跨境電商平臺,在低碳發展發展也緊跟集團發展步伐。此前,速賣通曾要求賣家在2022年7月1日前完成德國EPR,包括WEEE、電池法、包裝法的合規要求。
與此同時,速賣通還通過優化物流網絡、提高配送效率等方式,減少碳排放,為跨境賣家提供更環保的物流解決方案。據悉,速賣通還將推出"綠色供應鏈認證計劃",進一步推動平臺的可持續發展。
Temu:直接面向消費者,減少資源浪費
Temu作為新興的跨境電商平臺,雖然成立時間較短,但也在積極探索低碳轉型之路。Temu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商業模式減少了中間環節,從而有效降低了資源浪費。此外,Temu也在探索優化物流配送,減少包裝浪費,實現物流環節的降本增效,為跨境賣家提供更環保的銷售環境。
03、國內平臺多點開花,構建低碳生態
淘寶:聯動供應鏈、品牌和消費者共同踐行碳減排
淘寶作為國內電商巨頭之一,正積極推進平臺低碳轉型。根據阿里巴巴2024財年的ESG報告,自2022年10月推低碳友好商品體系以來,截至2024年3月31日,淘寶天貓平臺已包括273萬低碳友好商品,涉及47個不同類別。
此外,平臺還攜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聯合制定了“高效節能產品減碳量評估”系列標準。基于該標準,天貓消費電子行業品牌商家可在商品詳情頁展示高能效產品使用階段所產生的減碳數值。此舉成為電商平臺通過量化減碳數據引導消費者綠色消費的典型范例。
在消費者端,2022年8月8日,手機淘寶上線“88碳賬戶”,這是踐行阿里巴巴“范圍3+”減碳目標承諾的主陣地。作為覆蓋10億消費者的碳賬戶體系,88碳賬戶以科學嚴謹的碳計量標準為支撐,匯集用戶在手淘、餓了么、菜鳥、閑魚、高德等平臺上產生的減碳量。以88碳賬戶為連接點,淘寶期望能持續推進用戶低碳生活、行為升級,和用戶一起挖掘生活中更多的減碳場景,讓減碳充滿趣味并形成習慣。
在Alibaba國際站,綠色低碳商品也正在成為新興的垂直細分領域,例如可再生能源組件、可再生材料服裝。淘寶為這些領域的商品和店鋪提供流量扶持,幫助在綠色低碳方面有所投入和創新的商家獲得更多的曝光機會。
京東:推動全生態場景減排,帶動全價值鏈綠色轉型
作為國內電商平臺的另一領軍企業,京東在2023年推出“青綠計劃”設立可持續消費專區,便于用戶識別高質健康、對環境友好的商品,累計提供超356萬個低碳環保的商品并為其打上“綠色標簽”,涵蓋國內外約30多種相關資質,如碳中和與碳減排商品、低能耗類產品以及各類氣候變化友好的產品。
在綠色物流上,京東持續深化布局。2024年年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發布的《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4年版)》中,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MRV-T(碳足跡監測、報告、核查與跟蹤)數字化減碳技術獲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認可,成為物流行業唯一入選的綠色技術。
據悉,京東物流SCEMP(京碳惠)在2024年獲得ISO14083認證,并由此成為物流行業首個同時獲得ISO14064、ISO14068、ISO14083以及歐洲智慧貨運中心全球物流排放理事會GLEC認證的碳管理平臺,展現了京東物流在綠色低碳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新貿易格局下,賣家構建綠色競爭力正當時
在當前全球對氣候變化的關注持續升溫的背景下,電商行業的低碳轉型將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各大電商平臺將繼續加大在綠色物流、環保產品、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投入,推動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這場低碳轉型浪潮,既為跨境企業打開新的增長窗口,也將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方面,賣家需要適應平臺的新政策和新要求,如提供氣候友好認證的產品、采用環保包裝等。另一方面,低碳轉型也為賣家提供了新的市場機會,如銷售可持續產品、參與綠色物流等。當前,消費者對環保產品的關注度也不斷提高,跨境賣家可以通過提供綠色產品和服務,提升自身競爭力,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面對中美貿易摩擦和關稅不確定性,越來越多中國賣家正加速開拓歐洲及其他新興市場。而在歐洲,產品環保、可持續包裝與循環經濟理念已深度嵌入消費文化與政策法規。隨著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等綠色法規逐步落地,綠色合規不再是加分項,而是市場準入的“硬門檻”。
可持續浪潮已成主旋律,合規只是起點,綠色重塑才是出路。出海企業應在產品、運營、品牌三大維度深植低碳基因,搶占全球綠色消費的制高點。
綠舟——跨境碳合規行業領導者。業務涵蓋CBAM、氣候友好認證、可持續供應鏈等全球合規模塊,已與超60%的Top100跨境企業達成合作。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