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靖江市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因寵物飼養引發的損害責任糾紛案件。而該起案件的判決上了熱搜!僅僅在某自媒體平臺,半天時間,網友的評論超過萬條。
據報道,一天中午,80歲的王老太像往常一樣出門散步。她沿著青石板路走到鄰居侯某家院墻外時,60多斤重的金毛犬突然從半開的院門里竄出。老人甚至沒來得及驚呼,就被撞得仰面倒地,后腦勺重重磕在堅硬的路面上。這一幕,成了兩個家庭命運的轉折點。
侯某聽到動靜跑出來時,看到的是躺在地上呻吟的老人。他扶起王老太,卻只字未提被狗撲倒的事,只說老人突然暈倒。家人趕來時,看著母親蒼白的臉色,怎么也想不到罪魁禍首是那只常在巷口晃悠的金毛犬。直到下午送醫檢查,顱腦損傷的診斷書讓兒女們心頭一緊,更沒想到的是,老人終究沒能挺過這一劫,第二天清晨在醫院離世。
真相的揭曉充滿戲劇性。隔壁鄰居調看自家監控后,發現了事發時的完整畫面:金毛犬沖出院門的瞬間,侯某家的院門確實敞著,沒有拴繩的大狗像脫韁的野馬般撲向毫無防備的老人。這個畫面讓王老太的兒女們紅了眼,他們帶著監控錄像報警時,聲音里滿是悲憤:“如果當時說實話,也許我媽還有救?!?/p>
調解過程并不順利。王家念著鄰里情分,提出10萬元賠償,希望大事化小。沒想到侯某夫婦一口回絕,理由是“狗只是撲了一下,老人身體不好才會出事”。這番話徹底寒了人心,走投無路的家屬只能將官司打到法院。法官實地走訪后發現,侯某家的院門終日敞開,事發時金毛犬處于完全散養狀態,而王老太行走路線完全正常,沒有任何挑逗行為。依據民法典,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損害的,飼養人必須擔責——這才有了最終40萬元的判決。
消息傳開后,網友們的討論炸開了鍋。有人翻出監控畫面分析:“60斤的大狗沖過來,別說80歲老人,年輕人都扛不住。侯某隱瞞真相才是最讓人寒心的,明明一句話能救回一條命,卻選擇了沉默?!备嗳税衙^指向文明養犬問題:“遛狗不拴繩就是把風險轉嫁他人,這次是老人,下次可能是孩子。”有位網友的話引發共鳴:“養狗是個人愛好,但不能讓別人為你的愛好買單。拴繩不是束縛,是對生命的敬畏。”
評論區里,關于法律責任的討論尤為激烈。有網友翻出類似案例:“之前看到寵物狗咬傷孩子,主人只賠了幾千元醫藥費,這次判40萬算是進步,但人命關天,是不是該追究刑事責任?”支持重判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隱瞞事實導致延誤治療,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民事糾紛,過失致人死亡的罪名該成立吧?”也有人理性分析:“法律判決需要證據鏈,雖然情感上希望重罰,但現有法律框架下,民事賠償已是上限?!?/p>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網友從個案延伸到社會治理:“城市里養大型犬該不該禁?就算不禁,能不能強制登記、注射芯片、購買保險?”有位靖江本地網友分享親身經歷:“我媽在菜場被攤販推倒受傷,至今沒拿到賠償款。法律判決是一回事,執行到位是另一回事。”這番話讓討論更深了一層——當道德約束失效時,法律如何長出牙齒?當賠償難以執行時,受害者的權益如何保障?
站在旁觀者角度,這場悲劇暴露出兩個關鍵問題:一是養犬管理的漏洞,二是鄰里信任的崩塌。侯某家的院門敞開的不僅是空間,更是對公共安全的漠視;從隱瞞真相到拒絕調解,一步步將矛盾推向激化。法律判決40萬元,既是對生命的定價,也是對所有養犬人的警示:當你解開狗繩的那一刻,就該想到可能承擔的后果。
看著評論區里“支持判罰”與“呼吁重刑”的聲音交織,不得不思考:文明養犬需要的不僅是法律條文,更需要每個人將心比心。試想,如果侯某第一時間承認過錯,主動送醫救治,或許結局會不一樣。可惜現實沒有如果,當金毛犬的爪子撕開的不僅是老人的衣襟,更是鄰里之間的信任時,我們才明白:每個寵物主人手中的牽引繩,牽住的不僅是狗狗,更是社會文明的底線。
這場官司終會塵埃落定,但留給我們的思考遠未停止。如何讓“牽繩”成為自覺,讓“擔責”深入人心,或許需要更多像這樣的判決作為注腳。畢竟,只有當每個養犬人都清楚:自己的愛好不能凌駕于他人安全之上時,我們才能真正擁有人與寵物和諧共處的美好社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