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植物人”,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這類患者雖維持著生命,
卻很難蘇醒。
在每一個植物人的背后,
都隱藏著一個家庭沉重的付出。
近日,
泉州市第一醫院
神經外科神經調控小組成功
為一名昏迷半年的“植物人”完成
1例經皮微創
穿刺脊髓電刺激(SCS)手術
據了解,患者陳先生(化名)腦外傷術后已半年,雖經長期康復治療,仍處于昏迷“植物人”狀態,且四肢肌張力高。
陳先生的家屬在治療無望、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四處尋醫,最終找到泉州市第一醫院神經外科余惠平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及其神經調控團隊。
余惠平及其團隊為陳先生進行了詳細檢查和評估,制定了診療方案,決定給予行脊髓電刺激術促醒,給陳先生一次重生的機會,也讓家屬看到了希望。
經過手術,陳先生目前仍在進一步康復中。余惠平表示,此前曾有8名患者接受該手術治療,其中有6名患者成功蘇醒,恢復正常生活,希望陳先生也能夠順利蘇醒,重新回歸生活。
全球研究顯示,腦外傷、腦卒中等導致的昏迷植物人發病率約為每百萬人口25-50人/年。按中國14億人口估算,理論上年新增病例可能3.5萬-7萬人之間,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負擔。
隨著我國醫學工程及AI技術的發展,腦機接口及脊髓電刺激術等神經調控技術逐步在臨床上開展,尤其是脊髓電刺激術,針對腦外傷、腦卒中等造成的昏迷植物生存狀態、癱瘓等,在康復無望的情況下,脊髓電刺激術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希望的曙光。
據了解,泉州市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成立于1986年,是福建省臨床重點專科,福建省較早建立的神經外科臨床專科。科室是泉州市神經外科學會主任委員掛靠單位、泉州市神經系統疾病質控中心、國家衛健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治中心及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單位、國家神經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是福建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學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脊髓電刺激術傳統采用的都是開放式手術,而經皮微創穿刺無需開刀、損傷小,近兩年逐步在國內一些省市開展。”余惠平介紹,該院神經調控團隊在省內率先開展經皮微創穿刺脊髓電刺激術,此類手術數量居全省前列。
該手術通過微創方式將電極精準植入脊髓硬膜外腔,實現對神經功能的精準調控,做到“微創、安全、有效”。相比傳統開放式手術,該技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等顯著優勢,能有效降低腦脊液漏及術后感染風險,臨床療效顯著提升。
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得益于神經外科調控小組在術前精準評估、術中精細操作、術后科學管理的全流程優化。
隨著技術的成熟,慢性意識障礙、頑固性神經痛等難治性疾病患者將迎來新的治療希望,脊髓電刺激技術的應用前景進一步拓寬。作為省內率先規模化開展此項技術的醫療機構,泉州市第一醫院神經外科將持續發揮學科優勢,探索更多微創、精準、高效的神經調控方案,造福更多患者。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張鴻鵬
通訊員:呂培聰
編輯:小楓
審核:黃美輝、陳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