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6日訊 “哞兒……”隨著牛群的聲聲低吟,一起“特殊”的執行案件正在進行。68頭奶牛在萊西市人民法院執行干警的見證下,過磅稱重,并依次被趕上了貨車,32萬余元款項當場交付,高效化解了8名農民工的煩“薪”事!
案情回溯
申請執行人趙某、姜某等8名員工因與青島某養殖公司勞動關系糾紛訴至萊西市仲裁委員會,經仲裁委員會調解,青島某養殖公司共計需向該8名員工支付工資40萬余元。仲裁調解生效后,該公司仍未自覺履行義務。案件進入執行程序,萊西法院立即啟動涉民生案件綠色通道,實行優先立案、優先執行機制。
執行困境
執行法官經調查發現,該公司除營業場所內飼養的68頭奶牛外,已無其他可供執行財產。然而,奶牛作為活畜,與房產、車輛等常見執行標的存在明顯區別,其特殊性給執行工作帶來了難題:一方面,活畜易生病、掉秤甚至死亡,拖延處置將導致價值大幅縮水;另一方面,若對奶牛啟動評估、拍賣程序,程序復雜、周期過長,難以快速兌現農民工權益,且容易因活物傷亡造成損失再次滋生矛盾。
創新破局
面對執行僵局,萊西法院執行團隊創新工作思路,采用“法院主導+市場詢價+當事人參與”的靈活變賣機制。征得各方同意后,由申請人、被執行人自行變賣財產,由萊西法院主導此次變賣議價。為確保出售價格合理,執行團隊通過深入了解市場行情、廣泛收集多方報價信息,對財產價值進行了科學評估。最終,在法院的嚴格監督下,雙方共同篩選出最優買家,被執行人與出價最高的購買方成功簽訂了購買協議。
執行現場
交易現場,執行干警全程監督錄像,確保奶牛順利、合規交付。為了讓工資款盡快到位,執行干警們積極協助裝車、過磅,歷經12小時,68頭奶牛順利交付,變賣金額共計32萬余元。
本案的順利執結,實現了“三個突破”。在時間維度上,創新“活畜快處”機制,遠快于傳統司法拍賣。在價值維度上,通過市場化競價使68頭奶牛最終以32萬余元成交,最大限度實現了資產價值。在社會效果維度上,既保障了農民工權益,又為企業后續經營留出空間,實現了“三個效果”有機統一。下一步,萊西法院將牢固樹立“如我在執”工作理念,強化執行擔當,創新執行舉措,切實維護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閃電新聞記者 臧一文 通訊員 白文莉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