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余慶縣紅渡村的“村播”正式上線開播,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帶貨活動正開展得如火如荼。直播間沒有華麗的布景,主播們推銷的也不是時尚潮流單品,而是帶著泥土芬芳的本地農特產品,接地氣的直播內容,迅速吸引眾多網友關注,一件件帶著鄉村氣息的好物通過網絡走進了千家萬戶,為鄉村振興開辟了新路徑。“村播”首次開播,就實現了3000余元的創收。
直播現場,農產品琳瑯滿目,從帶著質樸氣息的農家土雞蛋,到顆顆飽滿、散發著淡淡豆香的黃豆,再到葉片鮮嫩、蔥香馥郁的野山蔥,還有采用獨特腌制手法、歷經時光沉淀,擁有醇厚風味的農家臘肉……每一樣,都藏著濃濃的鄉土情懷。主播們熟練地拿起一件件產品,對著鏡頭詳細介紹它們的特點、生長環境和制作工藝,生動有趣的講解吸引了眾多網友下單購買。
紅渡村,原名巖門村,因紅軍強渡烏江迴龍場渡口而得名,擁有深厚的紅色歷史底蘊。近年來,紅渡村搶抓國家長征文化公園建設的歷史機遇,積極探索“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構建起以紅色教育為主,農旅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然而,如何進一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成為擺在紅渡村面前的一道課題。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電商的興起,紅渡村看到了新的機遇。將直播間搬到老百姓身邊,讓消費者更加直觀地了解產品的品質和特色,這種真實、接地氣的直播方式,吸引了大量粉絲關注,也讓紅渡村的農產品成功“出圈”,幫助老百姓在家門口增收。
紅渡村村民王仕財說:“紅渡村的這個‘村播’真挺好。以前咱們農村的東西再好,也發愁賣不出去。現在開了直播,在家門口就能把產品賣出去,價格還不錯,太方便了,我覺得特別好。”
據了解,目前紅渡村已經培養了多名“村播”,并與黔鄉李二哥電商平臺合作,不斷拓寬銷售渠道,持續為紅渡村的農產品打開市場,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余慶縣紅渡村駐村第一書記徐毅介紹:“作為一名駐村干部,我一心想為村民辦實事,發展‘村播’,是我們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子。下一步,紅渡村將以‘村播’為著力點,進一步拓展直播業務,打造更多具有本地特色的農產品品牌,讓‘村播’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引擎,帶領村民邁向更加富裕美好的新生活。同時,希望吸引更多游客走進紅渡村,感受紅色文化與田園風光的獨特魅力,繪就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全媒體記者 黃連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