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李蹲在地頭,手里攥著把蒜苔直嘆氣。
往年這時候,收購商的車早堵滿田埂,今年卻連個問價的人影都少。“抽一斤蒜苔工錢就得5毛,現在賣3毛,倒貼錢誰干?”他的抱怨在田間飄著。
記得前兩年“蒜你狠”鬧得兇,過年時蒜苔能賣到十幾元一斤。那時候誰家種蒜苔,跟中了獎似的,地頭全是搶貨的販子。可如今,新蒜苔剛上市,價格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呼呼往下掉。
北京批發市場里,蒜苔大宗價還能到8元一斤,可田間地頭呢?
河南紅帽蒜苔3毛4毛沒人要,山東次蒜苔更是沒人收,爛在地里都沒人撿。這頭老百姓餐桌上蒜苔炒肉吃膩了,那頭蒜農看著滿地蒜苔直發愁。
為啥價差這么大?
收購商直擺手,說市場飽和了,庫存蒜苔還沒消化完。“南北蒜苔趕在一塊上市,全國都在賣,價格能不打架嗎?”他們也喊冤。
可蒜農不管這些,化肥農藥錢早砸進去了,地租人工都是成本,現在虧得血本無歸。有人說,趕緊搞深加工吧,蒜苔腌咸菜、做罐頭,總比爛掉強。
但老李搖搖頭,“小老百姓哪懂這些?
設備廠房都是錢,誰來帶個頭呢?”這話戳中了要害,散戶單打獨斗,咋對抗市場的大風大浪?再看山東壽光,蒜苔入庫收購價跌到2.
5元左右,可次貨根本沒人要。去年國慶節庫存蒜苔從5元跌到1元,今年新貨又來砸價,雙重打擊誰受得了?
蒜農心里都在打鼓:接下來大蒜上市,價格會不會也跟著跌?要是那樣,可真沒法活了。“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可種啥都怕價格過山車。
市場好了跟風種,結果供大于求;價跌了沒人種,回頭又鬧缺貨。這市場行情就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老百姓咋能摸得準?我個人覺得,咱不能光靠市場自己調節,能不能有點預警機制?
比如提前告訴大家今年種多少合適,或者幫著找加工渠道,別讓蒜農干著急。可話又說回來,農產品價格波動也不是一天兩天,咋能一下子解決呢?現在蒜苔便宜得讓人咋舌,可蒜農的苦卻沒人知道。
當城里超市賣著幾塊錢一斤的蒜苔時,田間3毛錢的蒜苔卻沒人要。
這中間的差價去哪了?為啥受傷的總是種地的人?
也許,咱們真該多想想辦法,讓蒜農的辛苦不白費。深加工、電商直銷、產地直供,這些路子都可以試試。
但不管咋說,別讓“蒜你狠”變成“蒜你慘”,來回折騰老百姓。
蒜苔價格的事兒,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農產品市場的酸甜苦辣。咱老百姓盼的,就是個穩當日子,種地能有個合理收成。至于未來咋走,還得大家一起琢磨,您說是不是?
很抱歉,您的問題似乎與給定的創作任務關聯度較低。根據您提供的用戶問題和參考內容,核心是圍繞蒜苔價格波動展開的三農話題,而您當前的提問未明確指向具體需求。若您需要對之前的創作進行調整或有新的寫作要求,請詳細說明,我將繼續為您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