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廳時期流行過哪些麻雀類游戲呢?
稍微年長一點的玩家接觸到的都是天開眼和電子基盤這些游戲,后期的玩家接觸到的則是《搓牌高手》《龍虎爭霸》《超級大滿貫》之類的游戲。
當然了,由于游戲廳時期的盜版比較多,因此很多游戲的名字也是被偷偷修改過的。
《天開眼》和《電子基盤》《黃金牌》流行的年代,其實也是街機廳最火爆的年代。游戲廳此時流行的游戲是《快大旋風》《街頭霸王》《名將》《三國志》《圓桌騎士》,而93年的《恐龍快打》都還沒來得及上架。
《天開眼》和《電子基盤》《黃金牌》讓不少老板都發了財,說實話這些都是賺刀口錢。
老板想騙錢,客人想搞點錢花,最終變成了不可調和的對立面。
剛開始成年人比例還不多,都是些半大不小讀書不成的混混去研究麻雀游戲,當然了其中多是以地頭蛇小混混為主。這個階段老板雖然賺錢,但還沒有達到笑不攏嘴的程度。
后期就有不少成年人加入到了棋牌游戲大軍之中了,而此時才是麻雀游戲真正興盛的開端。每天的輸贏都是以百位數和千位數計算,這等盈利讓老板每天都要笑醒。
但隨著BUG被發現,不少游戲廳老板又都被狠狠敲了一筆。以至于在很短的時間內,這三款游戲都被下架了。
稍微靠后一點的時間,流行的麻雀游戲則是《萬里長城》,其實麻雀類游戲的玩法都差不多。而《萬里長城》因為是IGS的作品,因此更加符合國內玩家們的需要。不但有中文語音和中文字體,而且使用的也是搖桿控制,并非是《天開眼》和《電子基盤》那種必須靠按鍵完成的操作。
《萬里長城》在當時來說算是比較完美的游戲了。按說一般的游戲都是老板打開機箱,然后進行上分的,在贏得分數之后就可以通過退分來換錢。
而IGS的游戲則不同,大部分的游戲都是投幣的。《萬里長城》最初出現時和其他街機游戲沒什么區別,都是投幣玩的,一枚游戲幣10分。當時很多人都是直接擺一盒游戲幣。
后期不知道是不是換了機器配置,變成又可以投幣,也可以直接上分的操作了。
游戲廳內的玩家群體被劃分為兩類:一類是每局投入較高賭注,被戲稱為"富農"的玩家,他們追求刺激和高分;另一類則是每局只押一分,即使玩得再久也難有大勝的"貧農",他們在游戲中尋找的是純粹的娛樂和挑戰。
那段時間老板娘笑得合不攏嘴了,每天都有不少富農玩家來體驗游戲。最最關鍵的是,這游戲很容易上癮的。我們都知道,當游戲廳流行某款麻雀游戲,那么整個游戲廳中會擺放十幾二十臺完全相同的游戲。當時《萬里長城》擺了七八臺,成為當時游戲廳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但后期玩家們卻發現了“紅中爆財喜”的BUG玩法,操作方法極為復雜,記得當年的小伙伴曾經告訴過我們操作的方法,我們看到人家操作也的確如此:
游戲中搖桿左右按鍵是選牌,而上下操作則是選擇胡杠碰聽。在手中拿到兩張“紅中”的前提下,再摸到一張“紅中”之后,不停使用搖桿“上下”來回移動,速度要快,大概三十下之后,在按住“上”的瞬間打出去,就有幾率造成機器宕機,此時你會發現對方居然給你“碰”了,更離譜的是對方和我方打出去的牌全都變成了紅中。(在你胡牌之后會發現,對方一手全是紅中,但就是胡不了了。)
由于這個BUG需要前提,而且觸發幾率比較低,因此當年很少有人知道。
但也的確有玩家在一下午時間內觸發了兩次,當天贏了老板娘0.2個W,在游戲廳被傳為佳話。
老板娘在退分的時候,估計死的心都有了,這可是一兩天的收入啊!
由于知道這個BUG的人不多,以至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萬里長城》依然是主力,沒有被取代。后期的《搓牌高手》(大滿貫)相對比較完善,一直到游戲廳沒落的年代,都沒有被發現BUG。
稍微有點奇怪的是,如今在模擬器上面,我再次嘗試這個BUG卻發現無法實現。看來其中還有一些門道是我們當初沒有發現的。
街機雖然已經成為了游戲發展的一段歷史,但多年來并沒有被人遺忘,反而一直受到懷舊玩家們的追捧。
如今已經是00后的世界了,各種新游戲層出不窮。
而我們這代玩家早已心如止水,再好玩的新游戲也提不起興趣。
闖蕩了多年后,已過而立之年的我們再次回首才發現,游戲廳那段無憂無慮的時光真的太奢侈了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